正文 第41章 浙商永續不敗神話(8)(1 / 3)

對於家族化的企業模式的製約問題,他分析說,那裏的很多企業家都出身低微、創業條件異常艱苦,既沒有天時也沒有地利,唯有靠人和,這種人和就集中體現在以血緣、親緣和鄉緣為特征的運營體係。盡管很多管理學者對家族企業不無微詞,但不能不承認,在中國市場經濟初期,法製不健全、社會信用體係不完善的條件下,家族企業是最靈活、最實用的管理體製,也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管理方式。家族企業巨大的凝聚效應,使得家族事業的發展刺激著大家拚搏不息的動力,家族事業的責任感產生了難以估量,有利於資本的積累。但生活中的辯證法無處不在,企業運營也是如此。最令企業家感到掣肘的是,麵臨下一個10年,企業運作的“遊戲規則”正在悄悄地變化,創業初期家族企業的成長模式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已到了必須調整的時候。一言以蔽之,當初的成功之道正在製約著浙商的明天。

實際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浙商所處的環境也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北京華夏聖文管理谘詢公司資深培訓師汪洋認為,美國等經濟強國利用在國際市場的強勢地位形成的貿易壁壘,反映了全球經濟一體化背後的刀光劍影。這時的浙商必須在全球經濟的背景下把握自己,才能真正知道“我究竟是誰,我從哪裏來,今天我處於一個什麼狀況,明天我上哪裏去。”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他們不了解今天的世界,不了解世界的變遷,還是按照原有的路子去打拚,仍然靠靈活多變、低質低價、薄利多銷去開拓世界市場,就會像義和團麵對洋槍洋炮一樣,盡管威武悲壯,但後果堪憂。”

“目前的許多浙商存在著一個大問題就是,他們擁有了一定的財富後,不知道下一步的投資方向了,房地產上漲就炒房地產、煤炭上漲就炒煤炭、石油上漲就炒石油……從市場經濟主體的逐利特性來分析好像是合理的,但從另一方麵來看,這也是他們本身缺乏戰略管理的一個體現,他們最大困惑就是如何找到企業的‘魂’。”北京華夏聖文管理谘詢公司資深培訓師汪洋對筆者說。

在談到解決之道時,北京華夏聖文管理谘詢公司資深培訓師汪洋用得最多的詞彙就是“內聖”和“外王”。所謂“內聖”是指重構一個更符合企業發展的管理運營體係,包括建立科學的內部決策體係。最高決策層要更關心企業的長遠發展,而不僅僅是一時的業績;完善企業的內部管理結構,在幾年之內逐漸從集權式的職能管理機構向事業部製管理結構過渡;搭建吸引高素質人才的職業平台,引進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不斷吸收新鮮血液,建立有效的激勵機製,並以資本為紐帶,逐步實施職業經理人持股計劃等等。

在練好內功、夯實基礎的同時,北京華夏聖文管理谘詢公司資深培訓師汪洋認為“外王”是企業的製勝之道,主要包括有幾個方麵:

其一,抓住機遇,回歸主業。北京華夏聖文管理谘詢公司資深培訓師汪洋說,傳統理論認為,專業化是一種存在較大風險的投資與經營戰略,其原因就在於特定產業與市場的容量有限,產業的發展有周期性,相應企業集團的發展也將隨之陷入不良的周期性波動。因此,多元化順乎邏輯地會成為多數企業集團發展的戰略取向。然而,令這些企業集團始終困惑不解的是,原本期望借助多元化戰略以求分散和降低風險,但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不僅風險未能降低,反而遭受了更大的損失;相反地,一些采用專業化戰略的企業集團不僅沒有陷入不良的周期性波動的境地,反而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日顯強化。

其二,合縱連橫,提高研發和設計能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對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細化,比如,生產鞋類產品的企業,人們對鞋類的消費過程從初級感性消費到理性消費、再到高級感性消費的過渡,呈現出個性化、休閑化、時裝化、運動化以及民族化的趨勢,競爭已經從價格主導進入到質量主導、品牌主導的新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品牌將成為主要的競爭手段,而自主品牌的核心就來源於產品的自主開發設計能力。因此,企業應該整合國外的設計力量,逐漸確立以設計為龍頭的產品研發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