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浙商永續不敗神話(4)(2 / 3)

美國奧的斯公司之所以會把擁有股份絕對控製權的企業的經營控製權交給其合作夥伴,交給中方代表王水福,是因為王水福的平和、謙恭、大度和誠信等,是因為王水福會充分考慮美國奧的斯公司的利益和要求,並切實給予保證和實現,從而贏得信任,超越股權份額的限製而獲得和掌握經營控製權。這看似有悖常理,而實際是非常合於情理。這是一種以高度的心理契約為基礎、條件、保證的超越於一般的企業契約,是充分體現主體性的企業產權製度創新,是一種典型的主體性產權製度安排。主體性產權包含財產權和人格權(alchianandallen,1977),其人格權基於和主導財產權。

方太公司的茅理翔夫婦和茅氏父子之所以在擁有公司絕對的股份控製權和經營控製權的情況下,會把經營所得收益的絕大部分用於企業的投資和發展,用於員工的工資、福利和培訓等,而很少用於股權分紅;會把家族其他成員和親戚排斥在公司管理層之外,而大量吸引和任用外來的經理人,並且能夠留住人才,是因為茅氏家族胸懷以企業為重,創建和發展百年企業的理想目標,持有和信守既重視家族作用,又淡化家族製,讓企業之家和社會之家感覺更好等理念。這也是充分體現茅氏家族主體性的製度和管理創新。

浙商是既比較典型又很獨特的闖市場和辦企業的主體。主體性是指相互關係與人的統一。從內在規定與外在表現統一的角度看,現代主體性是社會化的行為模式,即角色人格。角色是反映和體現客觀的相互關係的行為模式,而人格則是反映和體現主觀的性靈品格的行為模式(呂福新,2001,2002)。浙商要再創新優勢,就必須超越自身以及由發展所帶來的限製。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孫孚淩(2004)說,浙江人的等靠要思想比較少,非要自己拚不可。浙商崛起,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浙商艱苦奮鬥的精神。現在浙江富起來了,但產業的科技含量不高,千萬不要忘記艱苦奮鬥的法寶,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與外人合作,學習和吸取先進的,浙江民企要學會用錢,但不要做錢的奴隸。浙商應在其權利和人格獨立的基礎上,依據現實的情況和發展的需要而盡可能充分地反映各種相互關係,包括與投資者、管理者、員工、客戶、供應商、分銷商、同行、政府、社區、自然環境和傳媒以及債權債務人等的相互關係,豐富和擴展自我,扮演多種角色,修養靜心,形成定力,提升境界,保證和促使企業在各種相互關係中持續發展。路甬祥(2004)說,浙江商人,雖然有許多人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有著自覺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意識。浙商能實現自我超越和提升,能夠扮演新的角色和創造新的優勢。

浙江製造業應該“把根留住”

不知是出於巧合還是一種必然,搜索了8位另類浙商,竟有5位出自IT行業,一位是資本運營高手,隻有一人來自傳統的製造業。同時,在浙江,搜索剛剛評出的“浙商10大風雲人物”,卻發現情形正好倒了過來,10人中,隻有1人是互聯網中人,2人是做房地產的,其餘7人均來自於製造業。

我們所說的另類浙商,要麼根子在浙江,在浙江出生、在浙江受教育,然後在外地創業;要麼是外地人在浙江創業,比如吳鷹。其實,這後一種應該還在少數,在我們的記憶裏,除了吳鷹,大概還有波導的徐立華。

這說明了什麼呢?

浙江的支柱產業依然是傳統的製造業。高新技術產品比重不足,迄今為止,作為高新技術產業代表的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隻有6種產品進入全國前5名。

浙江的商業環境依然沒有給外地人留下多大的空間。其實,作為開放程度的衡量指標,移民人數的寡眾是一項重要的內容。

離開了浙江這塊肥沃土壤的新一代浙商,兼浙江企業家的精神和現代商業製度的遊戲規則於一身,在更加廣闊的天地裏施展抱負。猛虎添翼,大概就是這種境界了。

1.“浙江製造”走向價值鏈高端

浙江許多中、小型企業在低端市場上都有優秀的表現,在中國甚至世界的低端產品中都占有市場的主導權。但在主導了低端市場的同時,浙江企業如果想打造國際知名品牌,則必須向價值鏈中的高端發展和成長。拿鎖為例,浙江企業生產的基本上是低端鎖,但鎖這個產品其實在高端上有更多的空間,鎖在價值鏈的高端則意味著安全係統的保障。所以,一個企業生產的鎖,可以是低成本的家用鎖,也可以是國際機場中價值幾百萬美元的安全係統。浙江企業應該在產品範圍上有更大膽的開拓,從低端嚐試走向高端。畢竟,高端產品雖然成本高了,但邊際利潤也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