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職業體育夾擊中的亞運會(1 / 2)

巴西世界杯足球賽剛結束“狂歡”,中超、亞冠進行得如火如荼,WTA、ATP等的職業賽事也進入到整個賽季的最後衝刺階段。在這樣背景下舉辦的仁川亞運會,遭遇多重夾擊,它雖然是亞洲最高規格的綜合性運動會,但奪人眼球的“資本”不多。

關注度降低、獲選城市放棄,以發展亞洲體育運動為己任的亞運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因“瘦身”放棄自身特色,追求“奧運模板”,也讓一些人士感到,這樣的亞運會難有大發展。

曾經的輝煌難再

亞洲運動會是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作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承認的正式亞洲地區運動會,亞運會的前身可追溯到上世紀曾舉辦過10屆的“遠東運動會”。

自1951年第一屆始,亞運會迄今共舉辦了17屆。第一屆新德裏亞運會,隻有11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名運動員參加。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2010年的廣州亞運會,共吸引了4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名運動員參賽。北京、多哈、廣州等多屆亞運會都曾吸引了全球關注的目光,這三屆亞運會的開幕式都以其精彩令人叫絕。

仁川舉辦的是第十七屆亞運會,共有45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4000名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彙聚這裏。本屆亞運會的口號是“多元化照耀於此”,希望亞洲曆史、文化、傳統和宗教的多樣性,可以通過互相團結與包容,追求和平並共同開創亞洲的美好未來。

曾經火熱的亞運會受關注度漸漸走低,其深層原因何在?北京奧林匹克俱樂部總經理王琦認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體育職業化越來越深入到各大洲,除了奧運會這樣無可替代的全球綜合賽事外,區域性的綜合賽事前景都不樂觀,由於越來越多高水平的單項職業賽事搶占了分類市場,亞運會已無太大觀賞性,沒什麼好賣點。

正在進行的仁川亞運會,不像奧運會那樣能夠得到世界各單項運動協會的支持和協調,這使得絕大多數項目頂尖高手的參賽不能得到保障,賽事水平和觀賞性都大打折扣。

亞運會進行期間,歐洲足球五大聯賽、女排世錦賽、WTA和ATP的一係列職業網球賽事,甚至亞冠和中超也都進行得如火如荼。甚至宣布退役的李娜都能夠一次又一次搶走亞運會期間新聞的頭條。

打進亞運會網球比賽男單決賽的選手,將鐵定缺席中網或者東京賽。ATP表示,若該球員報名了巡回賽,缺席將麵臨禁賽三年以及罰款10萬美元的處罰。仁川亞運會拒絕修改賽程,球員們在抗議無門後,已經有多人退賽。

參加亞運會的中國國奧足球隊的多名骨幹,是從正深陷中超保級區的杭州綠城隊抽調,多名主力缺席的綠城隊從中超降級,誰該為俱樂部巨額投入打水漂買單?正在衝擊中超冠軍的廣州恒大隊,也有主力現身仁川。在亞運會上出現的中國女排堪稱二隊,因為集中了精英的一隊正在主帥郎平的帶領下,遠在意大利參加世錦賽。

亞運會與職業體育的衝突,可謂赤裸、現實而殘酷。由於賽期尷尬,缺乏強製性參賽的約束手段。除了一些專業訓練的隊伍和項目外,包括足球、籃球、排球等項目在內的最具觀賞性的項目,都缺乏閃耀的明星登場。

引不起商家和大眾興趣的亞運會難免鬧“錢荒”。賽前,仁川亞運預算大幅削減。仁川亞組委主席金榮秀曾透露,相比原始預算,不僅國家經費和仁川市經費分別減少約378億和154億韓元,體育相關基金收益和室外廣告收益分配金額也有所降低。

仁川在2007年獲得2014年亞運會舉辦權,但隨後政府的換屆導致亞運會預算支持不力,“仁川亞運怠慢論”漸起,甚至仁川市在2012年曾提出要“放棄亞運會”。

2014年4月17日,這一亞洲最大的綜合性體育賽事更是遭到重創——越南宣布放棄2019年亞運會主辦權。

遇冷是否必然

“蘇牙”咬人、西班牙遭虐……搶頭條對世界杯足球賽來說是瞬間之事,而亞運會如今在各大媒體上搶到一個頭條殊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