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鑒於此,奧巴馬9月10日宣布了應對“伊斯蘭國”威脅的新戰略,9月24日又在聯合國,推動形成安理會反恐決議。美國此輪反恐戰略調整是在國內反恐緊迫性和共識增多情況下的無奈之舉,重在遏製“伊斯蘭國”繼續坐大,既著眼於恐患上升的燃眉之急,也準備借用國際力量減輕美國的反恐負擔,同時摻雜私心謀求在中東的戰略利益。美國的國家安全議程向反恐適度回擺,但絕非要回歸“反恐戰爭”。
美國加大對“伊斯蘭國”的軍事打擊,重在遏製“伊斯蘭國”暴恐集團繼續殘殺無辜和擴大地盤,防止其取代“基地”成為全球恐怖新頭羊和向世界輸出極端意識形態及“聖戰”分子。對地區安全和世界安全來說,美國的解決方案可能產生新的問題,但應該好於美過去在阿富汗“聖戰”後袖手旁觀而導致恐怖勢力肆虐的做法。
美國也在尋求綜合性的辦法來打擊“伊斯蘭國”,包括對恐怖分子開展有步驟的空中打擊、為相關國家安全部隊提供更大支持、注重反恐能力建設和人道主義援助。同時,美國打擊“伊斯蘭國”的戰略也更加強調國際合作。美國尋求在聯合國安理會框架內積累共識,逐步凝聚各方力量削弱和鏟除“伊斯蘭國”,這一點值得充分肯定,表明美國更加注重發揮現有國際機製的作用,更願意與中、俄等大國協調,也更加強調調動地區國家的反恐資源和積極性。
然而,美國對敘利亞境內極端武裝的空襲和武裝溫和勢力也夾雜私欲,有壓巴沙爾政權的圖謀,可能將反恐作為其推進中東戰略的工具。中國堅持不幹涉他國內政的傳統立場,很難認同美國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而製造新問題的做法。
“靖恐患、平國亂”已成當前國際反恐聚焦中東的戰略方向,應盡快構建遏製暴恐勢力崛起的國際合作機製,共同應對國際恐怖新威脅,並著眼長遠從根本上解決中東大亂局問題,消除滋生國際恐怖主義的根源。相關國家應凝聚共識,加強反恐協調,充分利用聯合國安理會和國際反恐論壇等機製,開展預防性的反恐協作,構築防範新一輪國際恐怖威脅的新城牆。中美反恐合作迎來契機,有望成為潤滑和充實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重要內容。(文/傅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