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際反恐形勢愈加嚴峻(2)(1 / 2)

“基地”組織長期得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境內武裝勢力的庇護,與阿塔、巴塔、“哈卡尼網絡”等在人員上存在交織,在行動上相互配合。為繼續得到阿塔支持,紮瓦希裏發表聲明,再次重申向阿塔頭目毛拉·奧馬爾效忠。為拉抬士氣、招募新人,紮瓦希裏在9月3日發布一段視頻,宣布成立“基地組織印度次大陸分支”,推動在印度、緬甸和孟加拉國等國的“聖戰”行動。

非洲襲擊大案頻繁,恐怖主義持續延燒

2013年9月,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西門購物中心發生嚴重恐怖襲擊,自此非洲大陸暴恐活動日趨猖獗,暴恐大案處於高發態勢。

今年6月15日,肯尼亞姆佩凱托尼遭索馬裏“青年黨”襲擊,造成至少49人死亡。4月14日,尼日利亞東北部一所寄宿學校遭“博科聖地”突襲,將近300名女生被綁架,引起國際社會一片嘩然。同日,尼首都阿布賈一汽車客運總站遭“博科聖地”炸彈襲擊,造成大量人員傷亡。2月12日,索馬裏首都摩加迪沙總統府遭遇汽車炸彈和武裝人員襲擊,造成14人死亡。

非洲多國亂局為地區暴恐勢力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大批被關押的“資深”恐怖分子獲釋或越獄並重操舊業,暴恐勢力趁利比亞、突尼斯、埃及等國出現的“權力真空”大肆擴張建立活動基地。非洲三大恐怖組織——“基地”組織“北非分支”、尼日利亞“博科聖地”、索馬裏“青年黨”——威脅不減。

“北非分支”在馬裏的擴張雖然遭到阻擊,但其實力並未遭到致命折損,開始通過路邊炸彈、汽車炸彈、伏擊等形式與外部圍剿力量展開周旋。在遭到打擊的壓力下,由於馬裏與鄰國的邊界執法力量不足,“北非分支”成員的活動範圍不斷向利比亞、突尼斯、毛裏塔尼亞等國擴張,與各國極端武裝相互勾連利用。

在尼日利亞,2013年5月尼政府軍在該國東北部開啟完全按照“戰爭模式”進行的剿恐行動,“博科聖地”與尼政府軍激烈交鋒,活動向該國政治經濟重心延伸。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因“博科聖地”恐怖活動而死亡的平民超過1500人。“博科聖地”的活動範圍還不斷向尼日利亞周邊擴張,今年5月16日,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六工程局喀麥隆公司營地疑似遭“博科聖地”襲擊,造成中方員工1人受傷。

目前,“青年黨”仍然控製著索南部大部分農村地區,加速重組力量,蓄勢反撲。“青年黨”國際暴恐威脅也逐步抬頭,目標不再僅限於索境內,該組織前頭目謝赫·阿布迪·戈登極力主張搞國際暴恐活動,認為“青年黨”的“聖戰”行動是以“基地”組織為首的全球“聖戰”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今年9月戈登遭美國導彈空襲而亡,但該組織走國際“聖戰”的路線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