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正像潘基文警告的,有來自80多個國家的“聖戰”分子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參戰,未來可能引爆大規模恐怖活動,已引起美國、歐洲等的廣泛擔憂。聯合國安理會對此也極為重視。參加聯合國反恐會議的王毅外長在發言中指出,中東地區衝突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恐怖和極端分子前往參戰。他們一旦“回流”,將對各國、地區乃至國際安全與穩定構成嚴重挑戰。
事實上,中東亂局引發了繼20世紀80年代阿富汗戰爭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之後的第三波外國“聖戰”分子的流動潮,當前的規模和速度也都遠遠超過前兩次。目前在中東的外國“聖戰”分子一萬多人中,就包括來自美歐國家的3000多人。這些外國“聖戰”分子回流到原籍國作案的苗頭日趨明顯。今年5月,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發生首起回流“聖戰”分子恐怖襲擊案。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表示,潛入敘利亞參戰的美國人回流美國是“最大隱憂”。德國、法國、英國也視回流的“聖戰”分子為最大恐怖威脅。
南亞恐怖活動猖獗,“基地”組織伺機反撲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雖然重兵投入南亞展開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反恐行動,但是經過十幾年的時間,雖然擊斃了藏匿在此的“基地”組織頭目本·拉丹,以及一半以上的該組織頭目,但當地的恐怖活動依舊猖獗,特別是美國2011年開始從阿富汗撤軍以來,地區恐怖活動呈現不斷上升的勢頭。
阿富汗塔利班武裝近來在南部赫爾曼德省、坎大哈省等地的活動日漸猖獗,襲擊規模擴大。聯合國阿富汗援助團發布的報告顯示,從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阿境內各種襲擊、衝突造成的平民傷亡人數為4853人,比2013年同期上升了24%。針對新當選阿富汗總統的阿什拉夫·加尼,阿塔9月22日發表聲明拒絕承認,還警告稱塔利班會繼續作戰,“直至把國家完全從(敵人)占領中解脫出來,從而為組建真正的伊斯蘭政府鋪路”。
相鄰的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塔利班的活動範圍不僅限於部落區,已經多次在巴經濟、政治腹地製造事端,6月8日更是針對卡拉奇國際機場發動了駭人聽聞的襲擊。麵對暴力活動的持續威脅,巴政府不得不於6月15日宣布在部落區開啟前所未有的全麵反恐戰爭。
此外,今年以來,麵對美國在阿富汗撤軍進入收尾階段,“基地”組織頭目紮瓦希裏開始為美國的後撤軍時代奔走準備,在地下活動多年的“基地”組織大有以最終的勝利者姿態重新複興的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