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應用型軟件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與實踐(3 / 3)

雙師製度 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參加企業組織的高端技術、管理培訓,參與企業的項目開發,具有實際項目實踐經驗的教師比例逐年增加。與企業合作進行專業課程優化等多層次合作,企業可以參與學校、學院的教學與人才培養。為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優秀的軟件工程人才,建立了完善的企業教師兼職製度,聘用企業技術專家或具有豐富項目管理、實踐經驗的優秀人才作為兼職教師,開設企業課程,指導學生綜合實訓、畢業設計及企業實習。

綜合實訓 針對四年級本科學生進行軟件外包綜合實訓,一般於完成大三學習後的暑假進行,為期一個月。與企業共同設計項目案例,以項目為主導,模擬真實的開發環境,項目組成員3~5人,協同完成需求分析、係統設計、編碼、測試等軟件開發各個階段的工作。通過高強度的綜合實訓,強化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更為關鍵的是讓學生熟悉軟件項目開發流程的各個階段,體驗企業開發環境,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加強對軟件開發中的各崗位的認識[4]。綜合實訓是學生在校學習的最後一個環節,能夠為下一階段的企業培養打下良好基礎。

企業培養 企業負責學生在企業學習期間的各項教學安排,專業實習環節安排學生進行軟件項目開發實踐,盡量做到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環節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工程師共同承擔,工程師負責指導係統的設計開發,學校教師負責指導論文寫作,通過這兩個環節的實踐,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工程實踐能力。由於學生在企業完成企業培養階段的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意識,了解行業現狀,並對將來所從事職業的認識更加清晰,因此,企業培養可以看作學生正式進入行業工作的良好過渡。

4 結語

經過多年的積極探索和實踐,堅持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入改革和創新,並取得一定成效。軟件工程專業在校生多次獲得國家級競賽獎項,在就業方麵,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近年來,通過麥可思數據有限公司的調查報告顯示,南京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薪酬在國內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今後將繼續深入進行教學改革,完善培養體係,提高辦學質量,培養優秀的應用型軟件工程人才。

參考文獻

[1]韓中元,雷國華,李軍.應用型本科軟件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0(10):26-29.

[2]文俊浩,楊丹,陳林,等.軟件工程人才培養體係研究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63-65.

[3]王天寶,程衛東.基於CDIO的創新型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25-31.

[4]劉萬輝,宋桂玲,徐義晗.項目教學法在軟件專業綜合化實訓中的運用[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