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梨園三大名媽
往事
作者:唐魯孫
有位娛樂界的朋友說:“如今三百六十行之外,又添了星媽這一行。”過去的名媽什麼樣?梅蘭芳有個什麼樣的丈母娘?在梨園也要“拚媽”嗎?
近年來凡是有點名氣的歌星或影星都有一位星媽跟出跟進,星媽們照顧明星的飲食起居,幫忙化妝,整理服飾,母女貼心總比外人來得細心周到,原屬未可厚非。可是有些星媽躋身名媽之林後,不但公然自居明星的經理人,甚至在言談舉止上,處處都要擺出皇太後姿態來。
有位娛樂界的朋友說:“如今三百六十行之外,又添了星媽這一行了。”
其實星媽這一行,早在20世紀以前,故都梨園行就有了這種行當,不過不叫星媽,而叫名媽而已。
福芝芳的母親
北平第一號名媽,女婿名叫梅蘭芳
當年北平第一號名媽要算福大奶奶:福大奶奶在旗,青年孀居,隻生一女就是梅蘭芳夫人福芝芳。福大奶奶人高馬大,嗓音洪亮而且辯才無礙,發卷盤在頭頂上,可又不像旗髻,喜歡穿旗袍坎肩馬褂,跟當時蒙古卡拉沁王福晉同樣打扮,市井好事之徒給她起了一個綽號叫“福中堂”。福芝芳初露頭角,是在北平香廠新世界大京班唱倒第三出,她頗有母風,身量高嗓子衝,有一些大學生組織了一個留芳小集,天天到新世界去捧場,福大奶奶把那幫人敷衍得很周到,報紙上天天可以看到捧福芝芳的詩詞文章,所以福芝芳在新世界除了金少梅,她漸漸就混成角兒了。
她天天上園子是坐包月的玻璃棚馬車,當然是母女同車,既能做伴又盡保護之責。有一些無聊的捧角家,渴望見顏色一傾衷曲,可是又怕福芝芳有母如虎,誰也不敢招惹。後來有人想出高招,寫情書往馬車裏扔,起初福大奶奶尚沒加以理會,不久變成不堪入目的裸照春宮,這下可把福大奶奶惹翻了。她不坐馬車裏麵,而是更上一層,跟趕馬車的並肩而坐,手持長鞭,看見有人靠近馬車隻要往車裏一擲東西,她就長鞭一揮,抽得人鼠竄而逃,從此“福中堂”大名算是叫響了。
梅蘭芳赴美公演時,福芝芳正有孕在身,梅原打算帶孟小冬到美國觀光一番,誰知被福大奶奶窺知個中秘密,愣讓福芝芳挺著大肚子送蘭芳登上總統號郵船,看著郵船啟碇,才乘渡輪上岸。害得孟小冬空歡喜一場。
尚小雲的母親
貧窮名媽的“苟富貴勿相忘”
第二位名媽要算尚小雲的母親,尚小雲有人說他是清初三藩尚可喜的後裔,不過等小雲出世,家裏已經貧無立錐之地,乃母靠著換肥得籽兒維生。這個行當是北平貧苦無依婦女們的專業,每天早晚沿街吆喝,誰家有破布碎紙、玻璃瓶子,洋鐵罐兒,她們都可以接受換些肥得籽兒,或是丹鳳紅頭火柴。說到肥得籽兒,就是在內地,已經若幹年沒人使用了,現在年輕朋友不但沒見過,可能連聽都沒聽說過,現在梨園行管梳頭桌的師傅們,如果是從大陸來的,占行貼片子,大家都還用過肥得籽兒。尚老太太就是以此糊口,等到小雲長到十歲左右,長得雖然眉清目秀,可是生活越過越艱難,萬般無奈,乃經人介紹,就把小雲典給那王府當書童了。
小雲做事伶俐,頗得那王府上下的歡心,可是他有個毛病,整天到晚喜歡哼哼唧唧唱個不停,那王看他是個唱戲的材料,於是把尚老太太找來,說明典價不要,把小雲送到戲班學戲,問她願意不願意。尚老太太一琢磨,當王府書童將來不見得有什麼大出息,如果在戲班裏唱紅,他們母子可就有了出頭之日了,不過她有個要求,就是小雲身子孱弱,最好讓他學武生,鍛煉一下身體。戲班的學生,本來是由教師們量才器使,決定歸哪一工,現在由那王保薦指定學武生,當然照樣無誤。所以後來尚小雲在四大名旦中武工最紮實,唱《殺四門》、《竹林計》、《刺巴傑》能打能翻,唱大義務戲反串《溪皇莊》,《叭蠟廟》開打火熾勇猛,梅程他們都自愧不如,這都是尚老太太讓他學武生紮下的根基。尚老太太對於那王府感恩戴德畢生不忘,她對那王跟福晉的壽誕記得最清楚,總是在生日前一個月就攛掇小雲去趟那王府唱一個晚上的堂會戲。他有新排尚未公演的戲,總是在那王府先露,而且純粹孝敬,分文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