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典範
通用電氣(General E1ectric,美國企業,多元化公司)
在2004年公布的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通用電氣位於第9位。
解釋
零管理層法則即實施組織扁平化,將管理層次減少,直到零層次,從而實現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直接對話與溝通,甚至融為一體。
零管理層法則不僅可以提升指揮和反饋效率,更可以創造良好的溝通條件,甚至可能改變一個企業固有的企業文化和經營作風。
典型案例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是由愛迪生於1892年創建的。通用電氣公司的航空發動機廠在辛辛那提市的北麵,過去那裏有3萬名員工,而現在精簡到8000人左右。在寬大幹淨的廠房裏,你看不到穿著整齊工作服的工人,相反,到處是隨隨便便的身著牛仔褲和文化衫的工人。這就是建立在“零管理層”上的工作現場氛圍。
按我們平常的思維,如此大的一個工廠,其管理層應該是多級化的。其實不然,在這所8000人的發動機總裝廠裏,隻有一個廠長和全廠職工兩個階層,沒有一般工廠常見的車間、工段、班組、工會、人事、財務、計劃、技術、材料、供銷等所有部門。在生產過程中所必需的管理職務,如計劃員、車間管理者、班組長、財務管理、供銷管理等工作,都由員工們輪流擔任。而一些臨時性的工作,如招收新員工,就由各崗位抽調老員工臨時組成人事部門,完成之後即解散(團隊模式的靈活運用)。這樣做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是大大精簡了工廠的機構;二是在生產過程中所有員工都是平等的。
“零管理層”是由20世紀80年代進行的“無邊界行動”的變革所帶來的。
“無邊界行動”是無邊界原理的一次實踐論證,即是在公司的領導部門內部,打破行業、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方式,以事件來貫穿各部門的工作。比如計劃部門接到一張訂單,那麼有關這張訂單的所有工作,如接待客戶參觀、培訓,向工廠下產品任務,監督製造、運輸、裝配、調試、檢修、維護,都由這個部門一竿子插到底。這既減少了部門之間的相互掣肘,也縮減了機構和人員。
公司總裁傑克·韋爾奇說:“一個公司就像一座大樓,它分為若幹層,而每一層又隔了很多小房;我們就是要把這些隔層盡量地打掉,讓整個房子變成一個整體。”這與打破垂直邊界、水平邊界的無邊界原理不謀而合。
對於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來說,推行一種新的管理方式是與其增長效益有關的。GE公司原來從董事長到基層的員工,大約有24~26個階層,通過“無邊界行動”及“零管理層”的推行後,GE公司的階層減到5~6層。經組織結構變革後的GE公司,如同輕裝上陣的戰士,一躍成為1996年全美利潤率最高的公司,這對一個以工業產品為主導的老企業來說,不啻為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