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典範
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美國企業,主營多元化公司)
在2004年公布的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通用電氣位於第9位。
解釋
引導取代監督法則,指的是在管理過程中,強化對下屬工作的引導,而不是監督下屬工作。
監督是基於“X理論假設”,即認為人們天生是不喜歡工作的;引導是基於“Y理論假設”,即認為一般情況下,每個人不僅能夠承擔責任,而且會主動承擔責任。在管理越來越人性化的今天,監督的意義已經越來越小,引導有時才能更好地監督,放棄約束可能獲得員工更高程度的自我約束。
典型案例
很久以來,世界商業界存在著一種傳統認識,即經理們的工作就是在低層和高層管理者之間互相發出便函,到處舉辦高層會議,確信工廠裏和其他地方運行正常。這些可以更簡潔的概括為管理就是監督部下的正常工作。
可是,傑克·韋爾奇卻不讚同這些做法。對於陳舊的傳統,傑克·韋爾奇曆來都是深惡痛絕的。他才不會采取這種方式來管理通用電氣呢,從心底裏,韋爾奇鄙視他們,他認為最好的管理方法是管理越少,則公司情況越好。
韋爾奇不喜歡“管理”這個概念。在他看來,大多數經理們管理過多。而正是過多的管理促成了懈怠、拖拉的官僚習氣,會把一家好端端的公司毀掉。
以前的通用電氣是一個官僚作風很嚴重的企業。控製和監督在管理工作中所占的比例較高。他決定讓主管們必須改變他們的管理風格,那麼首先就必須完全改變經理們開展工作的方式。在20世紀80時代,減少管理的概念在高級管理層是不會受歡迎的,因為這些人早已習慣於通過等級製度布置工作。
於是,韋爾奇想要從自己的字典裏淘汰掉“經理”一詞,原因在於它意味著控製而不是幫助,複雜化而不是簡單化,其行為更像統治者而不是加速器。“這些可惡的經理們”,韋爾奇大聲地發著牢騷,“把經營決策搞得毫無意義。他們將管理等同於高深複雜,認為聽起來比任何人都聰明就是管理。他們不懂得去激勵人。我不喜歡‘管理’所帶有的特征——控製、抑製人們,使他們處於黑暗中,將他們的時間浪費在瑣事和彙報上。緊盯住他們,你無法使人們產生自信。”
在韋爾奇看來,領導應是那些可以清楚地告訴人們如何做得更好,並且能夠描繪出遠景構想來激發人們努力的那種人。管理者們互相交談,互相留言。而領導者跟他們的員工談話,與他們的員工交談,使員工們腦海中充滿美好的景象,使他們在自己都認為不可能的地位層次上行事,然後領導者們隻要讓開道路就行了。領導者可以在對一項策略進行辯論時,清楚地約定足夠的限製條件。不用說,當得出結論時,同伴們通常已經努力解決了問題。
這就是韋爾奇認為的引導勝於監督的優勢所在,它不僅可以讓管理者的精力不再浪費,而且給了員工最大限度的靈感自由,讓他們有更大的空間來發揮自己的長處,而不是像一隻烏龜一樣,指一下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