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形勢下高校社團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1 / 3)

新形勢下高校社團文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探索與爭嗚

作者:趙振有

[摘 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高校社團文化麵臨著社團文化單一性和社團成員崇尚多元化、個性化的理想信念追求的發展矛盾;功利主義、實用主義與強烈的愛國情懷並存;高校社團文化迅速發展的外在形勢和社團文化建設缺乏有力保障的內在矛盾和新媒體在劇烈爭奪高校思想意識形態的矛盾等問題,對高校社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戰。必須通過構建社團文化健康發展的組織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引領作用,分類引導各類社團加強文化建設和引入現代化管理理念等方法,促進高校社團文化的健康科學發展,從而加強以高校社團為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鍵詞] 高校社團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影響 對策

近年來,高校社團發展迅速,展現出蓬勃的生機,逐漸作為一支獨特的學生群體性組織,成為校園文化建設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同時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文)指出,高校要“依托班級、社團等組織形式,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明確指出了高校社團是“是新形勢下有效凝聚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織動員方式,是以班級年級為主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補充”[1]。教育部、共青團中央指出“要充分發揮大學生社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2]。如何深入研究在新形勢下高校社團文化發展的新特點,探索社團文化的發展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進而提出加強高校社團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是擺在我們麵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高校社團文化發展特征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戰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高校的社團文化呈現出新的特點。一是社團文化單一性和社團成員崇尚多元化、個性化的理想信念追求的實際抉擇。各類社團文化豐富了校園文化氛圍,然而就某一社團而言,社團文化呈現出明顯的單一性。由於社團成員的聚集基於相同或相近的興趣愛好,社團活動以本社團成員的相同願景、共同理念為基本內容開展活動,進而形成了本社團相對單一的文化。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背景成長起來的90後大學生,在個性和思想行為上烙上了時代特征。他們重視個性化的發展需求和多方麵的鍛煉。這與社團文化的單一性發展相矛盾。社團成員崇尚多元化、個性化的理想信念追求不斷衝擊著社團文化的單一性。二是功利主義、實用主義與強烈的愛國情懷並存。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高校與社會的聯係增多,一方麵社團成員受社會上不良思想的影響,特別是網絡的快速發展,導致了有些高校社團形成了利己主義、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等現象,對社團文化的健康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也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嚴峻挑戰;然而他們在既定的時期,如釣魚島事件,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又有集中的表達。三是社團文化影響逐步擴大。近年來社團的迅猛發展,客觀上促進了社團文化的發展,社團文化也許不是時代的主流,但是卻不愧為時代的先鋒,社團文化正逐漸在校園文化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目前社團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卻存在著種種桎梏。四是社團文化建設發展良莠不一。有了社團,不一定有優秀的社團文化,有了社團文化不一定是符合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主流社團文化,社團文化隻有符合該社團發展狀況並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才能夠獲得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