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工運領袖朱少連的成長曆程及其對當前幹部成長的啟示(1 / 3)

工運領袖朱少連的成長曆程及其對當前幹部成長的啟示

人物研究

作者:黃仂 漆明

[摘 要] 朱少連是在安源路礦工人運動中成長起來的傑出的工人運動領袖,又是我黨在產業工人中最早發展的黨員之一。1923年6月,他出席了中共三大,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是我黨曆史上最早的工人出身的中央執行委員之一。他的成長曆程,對當前我黨幹部的健康成長仍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啟示。

[關鍵詞] 中共三大 朱少連 啟示

安源路礦曾是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等領導組織下,我黨早期開展工人運動的重點區域之一。一大批安源產業工人在革命鬥爭中經受住嚴酷的考驗和鍛煉,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們中的優秀分子成為最早的產業工人黨員和工人運動領袖,為黨和工運事業作出了不朽的曆史功績。朱少連就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他在黨的三大上當選中央執行委員,是產業工人中最早的中央執行委員之一,為中國革命和人民解放的崇高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回顧朱少連不平凡的革命實踐和成長之路,對當前我黨幹部成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啟示。

一、安源工運中成長的工人領袖

朱少連,1887年生於湖南衡陽一個農民家庭,1909年考入湖北鐵路學校,畢業後在株萍鐵路任火車司機。1918年到安源。1921年冬,朱少連第一次遇見了來安源開創和領導工人運動的毛澤東、李立三,從此他逐漸接受革命知識,走上革命道路。李立三創辦工人夜校,他任校務委員,予以全力協助,走家串戶,深入工人家中,動員和鼓勵工人及子弟前來夜校學習文化知識。他自己在工餘時間堅持參加學習,思想覺悟迅速提高,成為工人中的先進分子。1922年2月間,全國產業工人中的第一個黨組織——中共安源路礦支部成立,朱少連等4名工人先進分子加入了共產黨,成為產業工人中最早的中共黨員。

1.建立工會,領導罷工

入黨後,朱少連積極投身工人運動,領導罷工鬥爭。朱少連響應毛澤東提出的建立工人自己的組織——俱樂部的指示,認真做好建立俱樂部的各項籌備工作。他充分利用工人在夜校學習的時機,向大家講解和宣傳成立俱樂部組織可以維護工友權利,減少受壓迫剝削的道理。他還說工人俱樂部是一個為大家出麵解決實際困難、聚會、娛樂活動的場所,是工人更大的一個家。1922年3月,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籌建委員會成立,朱少連是主要召集人,在召開的籌備會議上,具體討論組建工會事宜。經過周折和努力,5月1日,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正式成立了,工人們推選朱少連擔任俱樂部副主任。

1922年起,全國第一次工運掀起高潮。8月底,因路礦當局欠餉二三個月未發,安源工人瀕臨餓死邊緣,矛盾激化,要求舉行罷工的呼聲日益高漲。對此,路礦當局極度緊張,先是妄圖金錢收買,後又“警告俱樂部副主任朱少連並加恐嚇,促其速走,否則必有殺身之禍”[1]P118,企圖瓦解俱樂部。對此,朱少連等態度堅決坦然地聲明:“秉光明正大之宗旨,作正大光明之事業,死也不怕!”[1]P1199月初,中共湘區委書記毛澤東來到安源,召開布置安源大罷工的黨支部會議,作出安源工人舉行大罷工的決策,並指出要運用“哀兵必勝”的鬥爭策略。朱少連參加了會議,他深刻領會並在罷工鬥爭中貫徹執行毛澤東製定的策略,成為安源大罷工的實際領導者和指揮者之一。

安源大罷工爆發後,朱少連與劉少奇、李立三等一道,參與領導了具體的鬥爭。9月14日淩晨,朱少連首先下令“開赴株洲之元次車先行停開,將車頭及水櫃各種重要機件完全卸下,並通知機務處各工友,次早不放進班號”,從而掀開震驚全國的安源大罷工之序幕。9月16日,劉少奇與當局舉行談判時,朱少連組織數千工人圍住談判大樓,既保護了劉少奇的生命安全,又給當局以直接的震懾,為迫使當局接受罷工條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正是由於朱少連在具體領導指揮大罷工中的突出表現,當年10月俱樂部改組時,又被選為俱樂部的路局主任。

2.創辦合作社,為工人謀生計

俱樂部剛成立時,許多工人對其能否給工人帶來利益,減輕困難,半信半疑,加入者不多。對此,朱少連與李立三商量,如果首先從謀取和解決工人眼前利益著手,切實解決工人生活上的困苦,就能提高他們參加俱樂部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工人加入俱樂部。俱樂部決定,由安源工人每人集錢作股本,湊錢開辦以經營日常生活必需品為主的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工人可以買便宜貨,減輕生活負擔。在李立三、朱少連等努力下,1922年10月,黨領導下的第一個工人經濟組織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終於辦起來了。合作社為工人辦實事,解難事,工人紛紛加入俱樂部。朱少連還擔任了消費合作社副總經理,為降低商品成本,讓工人得到更多實惠,他經常利用運煤火車往返於湖南等地與安源之間的便利,捎帶貨物,節約運費,大大改善了工人的生活,為團結工人、堅持鬥爭發揮了重要作用。

3.建設工人自己的工會大廈

大罷工勝利後,部員迅速增加,致使“本部成立後,因無相當會場,於部員之訓練,實感困難,特於民國十一年年終夾薪捐款項下,指撥洋一萬元,為建築講演廳經費”[1]P366。俱樂部決定興建工會大廈,成立了專門負責的建築委員會,朱少連任委員長。1923年10月18日動工後,在他的調度安排下,各項施工和管理都有條不紊地進行,終於1924年5月前建成了中國工運史上的第一座工會大廈。此後,它是安源工運的中心,工人開展各項活動和聚會的主要場所,成為“小莫斯科”安源的標誌性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