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陳雲的黨風廉政建設思想(3 / 3)

二是弘揚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實事求是,是陳雲一貫提倡和遵循的行為準則。1957年,陳雲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書記會議上,對財政經濟問題所提出的幾點意見中指出,“建設規模的大小必須和國家的財力物力相適應”[4]。1981年,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起草期間,陳雲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經驗教訓,指出:“工作要做好,一定要實事求是。建國以後,我們一些工作發生失誤,原因還是離開了實事求是的原則。”[4]陳雲反複強調“我們要講真理,不要講麵子”[1]P19。針對有些同誌在是非麵前不敢堅持原則,和稀泥,做老好人的現象,陳雲提出“要提倡堅持原則,提倡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的精神。隻有我們黨內首先形成是非分明的風氣,黨的團結才能有基礎,黨才有戰鬥力,整個社會風氣才會跟著好轉,才會使正氣上升,邪氣下降”[4]。

正如黨的民主作風與黨的思想作風密不可分一樣,在抓黨風問題上,陳雲也十分注重黨性教育的功能。他認為黨的紀律檢查工作,不隻是對違犯黨紀的人給予應有的黨紀處理,紀律檢查部門更應是政治思想工作部門,也就是黨性教育部門。[5]P793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上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少數黨員幹部不能堅持黨性原則,遇到歪風跟著幹。1985年3月,陳雲在聽取中央紀委第二書記王鶴壽、常務書記韓光關於即將在河南鄭州召開全國紀律檢查工作會議的籌備情況時,著重談了加強對黨員的黨性教育和紀律教育的極端重要性。他說:“要研究一下,為什麼那麼多的黨員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歪風刮來時,自己頂不住,跟著跑,跟著幹,這些共產黨員的黨性到哪裏去了?從黨的建設的角度看,發展下去,不就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嗎!這個情況,反映了我們一部分黨員的黨性有問題。”[2]P年10月,陳雲在中紀委第九次全體會議上指出:“端正黨風的關鍵是提高黨員素質,尤其是提高高中級黨員領導幹部素質。”[6]P313陳雲還認為,一些黨員為了私利,“一切向錢看”,不顧國家和群眾利益,甚至違法亂紀。其原因之一便在於這些黨員的共產主義信念動搖了,黨性觀念淡薄了,甚至完全喪失了信念,丟掉了黨性。而這些問題的發生,同我們放鬆思想政治工作、削弱思想政治工作部門的作用和權威有關。[7]P426因此,陳雲在同中紀委負責同誌談話中提出:“各級黨組織和黨的紀律檢查部門隻是查處違法亂紀的案子不行,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共產黨員的黨性教育和自覺遵守黨的紀律的教育。”[6]P291

加強學習是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一大法寶,也是保證黨風廉政建設順利進行的有效措施。陳雲多次提到要學習毛澤東提倡學的馬列著作,特別是學哲學,這對於全黨的思想提高,認識統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957年,陳雲在中共商業部黨組會議上指出:“要把學習作為指導工作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為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學習理論,最要緊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對頭。因此,首先要學哲學,學習正確觀察問題的思想方法。”[6]P218在對《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起草意見中,陳雲又提出:“現在我們的幹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學,很需要從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隻有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上、工作上才能真正提高。”[4]陳雲還建議:要選一些馬恩列斯的著作,也要學點曆史,特別是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的曆史。[4]

陳雲主持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近十年,提出了一係列維護黨內紀律的意見和建議,強調發揚黨內民主及民主的製度化,提醒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持理想信念、維護良好黨風,為使改革開放得以在穩定的政治環境中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雲文選(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陳雲傳[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陳雲年譜(下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

[4]陳雲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中央文獻研究室科研部圖書館.陳雲人生紀實(下)[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陳雲論黨的建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

[7]朱佳木.論陳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 萬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