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鄧小平政治體製改革思想淺析(3 / 3)

2.關於政治體製改革的方法——從穩定壓倒一切到改革壓倒一切。從1989年初至1990年底,鄧小平先後四次使用過“穩定壓倒一切”這一提法。但從1991年起他就在思想和行動上都轉向“改革壓倒一切”了。那麼,這裏麵究竟包含了哪些指向21世紀的指導思想呢?鄧小平不僅是要穩定,而且更是要發展。他的根本主張是“現代化建設壓倒一切”和“改革壓倒一切”。從1991年起,鄧小平轉向全力推進“改革壓倒一切”和“現代化建設壓倒一切”的大改革和大發展了,南方談話也就出台了。他在南方談話中反複強調:“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隻能是死路一條。”由此可見,鄧小平對於中國21世紀發展道路的根本主張是:以“改革壓倒一切”謀取戰略穩定,以“改革壓倒一切”為發展開辟道路。這對今天的中國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戰略指導意義。

三、鄧小平政治體製改革思想的現實意義

鄧小平是我國政治體製改革理論與實踐的開拓人。他堅持改革政治體製執著不變及關於政治體製改革的精深思想,對於堅持新世紀的政治體製改革,圓滿地完成他未竟的事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首先,有助於我們充分認識政治體製改革的艱巨性,堅定政治體製改革的決心。應該說,長期以來,我們黨對政治體製改革進行了積極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離人民群眾對政治體製改革的期待,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客觀要求還有較大差距。這裏,既有政治體製改革本身複雜的客觀原因,又有認識上存在許多誤區等主觀因素。我們應自覺地以鄧小平同誌為楷模,堅持改革政治體製執著不變。

其次,有助於我們在更深的層麵領悟政治體製改革的重要性,增強改革成功的自信心。越是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經濟體製中長期存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就越發暴露出來了。比如,政府職能混亂與作用失當問題,存在的多幹預、少調節,重管理、輕服務的現象。顯然,隻有改革政治體製,才能比較徹底地解決經濟體製改革中的深層次問題,理解了政治體製改革的重要性,也就增強了改革成功的自信心。

第三,有利於我們領悟政治體製改革的緊迫性,確立自覺的改革意識。隨著時間的推移,改革的深化,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不把政治體製改革當作一場偉大的革命來搞,如果時間拖得太長,那就有真正的危險性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改革的深化,鄧小平政治體製改革思想愈來愈放射出璀璨的光芒,中國也愈來愈需要改革政治體製。

在鄧小平關於政治體製改革的理論指導下,我國政治體製改革經過艱難曲折的推進,取得了多方麵的進展,積累了不少值得認真總結的寶貴經驗。30多年後的今天,人們無可置疑地確認,在鄧小平政治體製改革思想的指引下,政治體製改革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我們完整準確理解鄧小平政治體製改革思想,對於科學地評價30多年政治體製改革成果,與時俱進地繼續推進政治體製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責任編輯 馬永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