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婦女運動的決議》與中共創建時期的婦女解放問題
專題研究
作者:韓晶
[摘 要] 1922年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產生了黨的第一個《關於婦女運動的決議》,這是中共婦女解放思想和實踐發展的必然結果。信仰共產主義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圍繞婦女解放問題進行了深入論述,為婦女運動決議的出台奠定了思想基礎。黨在創建時期所領導的婦女解放運動,為婦女運動決議的製定提供了鮮活的現實經驗參照。
[關鍵詞] 《關於婦女運動的決議》 婦女解放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產生了黨的第一個《關於婦女運動的決議》。《決議》指出,中國婦女的現狀是“自國際資本主義侵入中國以來,無產階級的婦女漸漸降到工錢奴隸的地位”,“婦女解放是要伴著勞動解放進行的,隻有無產階級獲得了政權,婦女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1]P84。這是中國婦女運動史上第一個以政黨名義作出的關於婦女問題的決議,充分顯示出我黨對婦女運動的高度重視。中國共產黨的婦女觀是在傳統婦女觀開始瓦解、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廣泛傳播、工農運動蓬勃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形成的。
一、婦女運動決議的製定,與建黨參與者的婦女解放思想密不可分
在五四運動前後至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中國思想界有關中國婦女解放的社會思潮大體可分為三種:一是爭取女子參政權、教育權,以達到男女地位平等的女權主義;二是主張廢除婚姻、消滅家庭,以達到個人絕對自由的無政府主義;三是主張把婦女解放與階級解放、社會解放結合起來,以達到包括女性在內的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社會主義。[2]信仰共產主義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對婦女解放的思想認識達到了時代的新高度。
1912年袁世凱攫取政權,公開壓製在辛亥革命時期勃興的婦女運動。陳獨秀及其主編的《新青年》率先衝破袁世凱政治獨裁的高壓,將婦女問題重新提起,使得瀕臨絕境的婦女解放運動再次勃興。關於陳獨秀的婦女解放思想在中國近代婦女運動中的作用,早有學者作過褒揚。陳東原認為:“民國五年,陳獨秀先生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一篇《一九一六年》……才對三綱五常的舊說,開始炸毀。在那篇文章以後,《新青年》陸續發表了許多為女子呼不平的鳴聲,也有些建議的議論。等到‘五四’一起,這些理論正被青年所嚐試,婦女的生活才真正改了局麵。”[3]陳獨秀起初關注的是封建禮教對婦女的殘害,同時呼籲婦女樹立獨立自主的人格精神。1919年之後,陳獨秀由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逐漸轉變成馬克思主義者,他開始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重新考察中國問題,對婦女解放問題的認識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他將婦女解放與社會主義製度聯係起來,認為包括資本主義製度在內的一切剝削製度都無法實現人的完全解放,當然也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婦女解放;而社會主義製度從根本上消滅了剝削人(包括婦女)的私有製度,賦予一切個人以獨立的人格,所以婦女問題離不開社會主義,婦女運動隻有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結合起來,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李達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也是二大的參加者之一。他積極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努力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中國實際問題。李達從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製度變遷的角度揭示了婦女受壓迫的製度根源和婦女解放的實質。他強烈抨擊私有製,認為隨著私有製的產生,使男子逐漸成為治者階級,女子完全成為被治階級,淪為男子的玩物和奴隸。李達特別指出,俄國的女權運動史就是女子革命史,俄國的十月革命有無產階級婦女的加入,最終建立了男女平等的社會主義共和國,實現了“真正的婦女解放”[4]P183。在李達看來,以實現共產主義為目標的無產階級婦女解放運動是婦女解放運動的最高一級,真正的婦女解放,隻有在共產黨掌握了國家政權並建立了男女平等的社會主義共和國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