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央蘇區廉政文化建設中輿論宣傳的經驗及啟示(1 / 2)

中央蘇區廉政文化建設中輿論宣傳的經驗及啟示

專題研究

作者:譚英英 郭代習 曾繁坤

[摘 要] 中央蘇區時期的廉政文化建設非常重視輿論宣傳工作,其成功經驗值得當今借鑒和弘揚:重視新聞輿論宣傳,建立健全輿論宣傳工具;堅持輿論宣傳正確導向,服務反腐倡廉大局;輿論宣傳要警鍾長鳴,發揮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充分發揮群眾在廉政文化建設輿論宣傳中的作用。

[關鍵詞] 中央蘇區 輿論宣傳 經驗 啟示

中央蘇區時期的廉政文化建設,雖然距今已經80多年了,但其在廉政文化建設過程中取得的成功經驗,特別是重視輿論宣傳工作的經驗,對於今天我黨防止貪汙腐化,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培育優良作風,對於新形勢下進一步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工作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重視新聞輿論宣傳,建立健全輿論宣傳工具

中央蘇區時期的輿論宣傳主要是文字宣傳和口頭宣傳,大量運用報刊、出版物、標語、宣傳單、牆報等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啟發廣大蘇區群眾的鬥爭激情;運用編寫紅色歌謠、創作戲劇歌舞等群眾性文化藝術形式,鼓動廣大蘇區群眾建設蘇區的熱情。1931年12月,在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成立一個多月後,臨時中央政府創辦了自己的機關報《紅色中華》,通過這一信息傳播平台,發布了大量的政令訓令、群眾檢舉批評、總結報告和審判等新聞信息,這對於中央蘇區時期黨的建設和革命政權自身廉政建設,發揮了巨大的輿論宣傳作用。除此之外,中共中央和蘇區中央局、中央政府部門以及紅軍還創辦了《鬥爭》《每周宣傳綱要》《實話》《紅旗周報》《蘇維埃文化》《工農報》《赤潮》《紅星報》《紅軍報》和《鐵拳報》等20多種宣傳報刊,其他中央群眾團體、地方省級黨政軍群團、地方特委級黨政群團和地方縣級黨政群團也創辦了多種宣傳報刊。[1]P79-100中共中央和蘇維埃中央政府還建立健全其他輿論宣傳工具,豐富中央蘇區的文化藝術。先後成立了中央出版局、中共中央黨報編輯委員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出版局、中央教育人民委員部編審委員會等14個出版機構(不包括地方蘇維埃政府編審出版機構),出版了馬克思主義著作、法律書籍、教育文藝書籍等諸多類型出版物。[1]P110-127這個時期蘇區的文化藝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紅色歌謠、歌舞、戲劇、美術創作不斷增多,極大地豐富了黨和蘇維埃政府的輿論宣傳方式。

可以說,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後,在艱苦卓絕的土地革命鬥爭實踐中,紅色宣傳工作的特點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逐漸形成了我國獨特的無產階級宣傳風格。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國的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網絡媒體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眾傳播媒介,網絡輿論監督已經成為我國輿論監督的重要形式之一,並日益顯示出巨大威力。這就要求黨和政府更加注重輿論宣傳工作,不斷地拓寬輿論宣傳渠道。胡錦濤同誌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時強調:“必須加強主流媒體建設和新興媒體建設,形成輿論引導新格局。要從社會輿論多層次的實際出發,把握媒體分眾化、對象化的新趨勢,以黨報黨刊、電台電視台為主,整合都市類媒體、網絡媒體等多種宣傳資源,努力構建定位明確、特色鮮明、功能互補、覆蓋廣泛的輿論引導新格局。”[2]黨和政府一直很重視新媒體作為重要思想輿論陣地的建設。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1周年到來之際,習近平同誌在出席共產黨員網、共產黨員電視欄目、共產黨員手機報平台開通儀式時強調,要完善輿論宣傳工具建設,突出黨員意識教育和宣傳。[3]

二、堅持輿論宣傳正確導向,服務反腐倡廉大局

中央蘇區黨和政府在輿論宣傳中注重正麵的引導,中共中央局常委、宣傳部長兼中央黨報委員會書記張聞天曾經在《關於我們的報紙》中指出:“蘇維埃的報刊不僅要無情揭發蘇區存在的消極腐敗現象,還必須從正麵大量宣傳和表揚先進典型、先進模範,要介紹他們具有的生動事跡,樹立學習的榜樣。”[4]筆者對《紅色中華》1至100期關於蘇區廉政文化建設的文章進行了統計,與中央蘇區廉政文化建設相關的報道共有421篇,按照正麵宣傳、中性表述和反麵批判三項進行分析,《紅色中華》關於中央蘇區廉政文化建設報道方式主要是以鼓勵先進、樹立榜樣的正麵宣傳為主,開辟了“紅板”“紅匾”等專欄,專門刊登中央蘇區蘇維埃工作人員廉潔奉公、積極工作的先進事跡,對蘇維埃政府和群眾中先進的人物和事例進行正麵宣傳,相關文章共有224篇,占總數的53.2%;在表彰廉潔先進的同時,也對貪汙浪費、官僚主義等不良作風進行揭露,反麵批判的文章共124篇,占總數的29.5%;另外還有73篇屬於中性表述,占總數的17.3%。通過《紅色中華》等媒介對蘇區先進典型的報道,提高了蘇維埃政府工作人員的自我道德約束能力,對整個中央蘇區廉潔、節省、自律的社會風氣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