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獨秀、李達婦女解放思想的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早期共產主義者對中國婦女問題的關注,不再局限於呼籲解決教育平等、經濟獨立、婚姻自由等具體問題,而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階級解放和社會解放中根本解決中國婦女問題,顯現出新時代的特征。
二、婦女運動決議的形成,與黨開展婦女解放運動的實踐活動密不可分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後,從解放一切被壓迫人民的立場出發,自覺地將領導婦女爭取解放視為己任,中國婦女解放運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入新的鬥爭階段。黨組織婦女參加革命運動、加強婦女教育等實踐活動,為中共二大製定婦女運動決議提供了鮮活的現實經驗參照。
1921年9月,中華女界聯合會在共產黨的機關刊物《新青年》上刊登了改造宣言及章程。這次改造是在黨的幫助下實現的。女界聯合會的新綱領除繼續高喊五四時期關於女性參政、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以及婚姻自由的訴求外,還提出女子“參加一切農民工人的組織運動”“加入一切抵抗軍閥財閥的群眾運動”“與外國帝國主義者之侵略奮鬥”[5]等口號,鮮明地顯示出了在黨領導下的婦女運動與階級立場的緊密結合。1921年冬,上海黨組織以女界聯合會的名義,開辦上海平民女校,作為黨開展婦運工作的據點,李達出任校長。學校學生“有的是不願受封建家庭的束縛,不滿父母之命的包辦婚姻而走出來的;有的是不滿舊學校的腐敗,不願意升學獨自找出路的……也有一些是聽說這個學校是比較進步的,又有許多知名的人士如陳獨秀、陳望道、邵力子等也就被吸引來了”[6]P514。學員除學習外,還走出校門深入工廠,了解工人生活,組織工人學習,參與罷工活動。在平民女校就讀過的許多學生,後大多成為我黨婦女工作的領導骨幹。
1921年12月,黨的第一份婦女刊物《婦女聲》以上海女界聯合會名義主辦發行。該刊在創刊宣言中強調“‘婦女解放’,即是‘勞動者的解放’”,要求婦女“鼓起堅強的意誌和熱烈的精神,在階級的曆史和民眾的本能中尋出有利的解放手段,打破一切掠奪和壓迫”,高呼“取得自由社會的生存權和勞動權!”[7]P28其目標就是要超越以往“婦女解放”口號的不徹底。該刊由李達親自參加審稿,作者包括陳獨秀、李達、邵力子、沈澤民、王會悟、王劍虹等人。刊物宣傳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宣傳男女平等,鼓勵婦女積極投入革命運動,還對廢娼、節育、平民女校以及女工爭取權益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的探討。[8]P200《婦女聲》是早期共產黨人向廣大婦女宣傳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一個重要陣地,對於促進中國婦女覺醒、動員她們參加革命、爭取婦女解放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據不完全統計,1921年7月至1927年7月的6年時間裏,由中國共產黨領導或受其影響的婦女報刊,共有18種。[9]這些婦女報刊在宣傳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喚起廣大勞動婦女的覺醒,促進我國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方麵,發揮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