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央蘇區廉政文化建設中輿論宣傳的經驗及啟示(2 / 2)

在新時期,黨和政府充分總結經驗,更加重視對輿論導向的把握。胡錦濤強調指出:“必須堅持黨性原則,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輿論引導正確,利黨利國利民;輿論引導錯誤,誤黨誤國誤民。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把堅持正確導向放在新聞宣傳工作的首位,更加自覺主動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5]這就要求我們在反腐倡廉輿論宣傳中,積極應對意識形態領域的各種挑戰,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麵宣傳為主,使輿論宣傳真正擔當起引領先進思想、淨化社會空氣、傳播先進文化的重任,不斷增強反腐倡廉輿論宣傳的吸引力、影響力。

三、輿論宣傳要警鍾長鳴,發揮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

為配合中央蘇區的反腐倡廉工作,推動廉政文化建設,黨和蘇維埃政府在把握正麵輿論宣傳引導時,也很注重對腐敗等典型案例的報道,發揮典型案件的警示作用。《紅色中華》報作為蘇維埃政權的機關報,開辟了“黑板”“突擊隊”“鐵錘”“鐵錐”等專欄,以不同的形式揭露了一批貪汙腐化蘇維埃政府工作人員。其中的“黑板”專欄,專門批評那些消極怠工、損壞蘇維埃政權形象的工作人員,如《威權無上的區蘇秘書》《好擺威風的一位中央女同誌》《官僚腐化的永豐縣財政部長》《百事不管的鄉蘇主席》等。這種多形式對典型案例的輿論宣傳,不僅教育了犯這些錯誤的人,還警示了黨和政府內其他人。

中央蘇區反腐倡廉的實踐證明,警示教育意義深遠。這就要求我們新時期新形勢下,不斷探索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積極推進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警示教育,以案施教、以案明紀、以案說法、以案釋理,給廣大黨員幹部一麵鏡子,使之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用警示約束自己的言行,自覺加強黨性鍛煉。同時,要注重教育內容的針對性、本土化,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警示黨員幹部認識到教訓就在身邊、誘惑就在眼前、失足就在腳下,始終做到舉一反三、警鍾長鳴,進一步提高廣大黨員幹部廉潔自律、防微杜漸的自覺性。

四、充分發揮群眾在廉政文化建設輿論宣傳中的作用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寶貴財富,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開展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本質特征之一。中央蘇區廉政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廣泛組織動員人民群眾參與,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為了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讓廣大工農群眾更好地行使監督權,蘇區黨和政府積極創造各種條件使蘇維埃群眾能夠對蘇區黨政工作人員進行監督。一是在各級工農檢查部設立控告局,在工農群眾集中的地方設立控告箱,接受群眾的控告材料。通過控告局和控告箱,工農檢查部門查處了不少貪汙案,如瑞金縣蘇係列貪汙案、左雲祥貪汙案、謝開鬆貪汙案,都是在群眾的積極參與下檢查出來的。二是在蘇維埃機關和國家企業建立突擊隊,在共青團中建立輕騎隊,既可搞突然襲擊,也可以開展經常性檢查。三是在一切國家機關、企業、學校、社會團體、街道和農村中,建立不脫產的通訊員,及時反饋蘇區群眾對黨政工作的想法。四是組織群眾法庭,公開審理不涉及犯法行為的案件。

群眾路線是黨開展反腐倡廉建設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大優勢。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我們黨麵臨的反腐敗任務非常艱巨。這就要求我們黨更應重視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依靠群眾支持和有序參與。反腐倡廉建設要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進行,堅持既要依靠群眾又不搞群眾性政治運動的總體方針,把反腐倡廉建設的大眾化與專門機構的職業化有機結合。要求我們黨在廉政文化建設上要進一步尊重群眾創造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同時輿論宣傳也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輿論宣傳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和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

責任編輯 萬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