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要有自己的曆史觀(3 / 3)

辛亥革命把許多封建主義的東西,掃進了曆史博物館。君權神授、三綱五常、男尊女卑,等等,這些束縛中國人民的製度性的、思想性的、意識性的東西,逐漸地成為曆史的遺產。《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明確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這些現在看來自然而然的事情,在當時中國,是非常偉大的革命思想。

二、辛亥革命是一次人民的大解放。辛亥革命得到了廣大中國人民的擁護和參與,它的主張符合人民的利益,它的實踐就是讓人民得到解放。辛亥革命是中華民族的一場大革命。否定舊製度,當然就要讓在舊製度枷鎖禁錮中的人民獲得解放,在政治、社會、文化領域得到自主的發展。當時,實行了現代普通教育製度,學校的製度改為校長製,還實行了男女同校製。代表新聞輿論的報紙發展到數百種,推動了中國人言路大開、思想演進。孫中山先生就任大總統後,立即宣布中國紀元采用公曆,並推動了製服、朝堂等民俗的改變。

孫中山先生還以臨時大總統的名義連續發布命令,禁止種植鴉片和吸食鴉片,這是繼林則徐之後第二次大禁毒,是中國曆史上發布的第一份禁毒公告。

辛亥革命之後,限期剪除發辮。人們自己剪除自己的辮子,相互間一呼百應,剪除的是封建主義的束縛,剪除的是屈辱的曆史,要做新的國民。連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都說自己是革命黨。對當時的老百姓來說,剪辮子就是革命,剪了辮子就是革命黨,剪了辮子就是一種宣誓,“我擁護革命”。

辛亥革命之後,“禁止賭博,禁止纏足”,“禁止蓄娼,禁止迎神迷信活動”。纏足是對中國婦女最深重的壓迫,是摧殘中國女性的極端的社會文化習俗。解放婦女的腳,就是解放婦女,解放社會。男子剪辮,女子解足,這是人民的解放。實行男女平等,不單單在受教育上,在政治上也是如此。這是中國婦女的一次大解放。婦女的解放是衡量人民解放的尺度,是社會解放的標誌。

孫中山先生還宣布“要保護人民權利”、“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中國人民享有國家社會的一切權利,考試、選舉、被選舉、財產、人身等等權利,這是中國第一部人權宣言,唯皇帝聖旨是從的臣民,不僅擁有了做自然人的權利,而且被賦予了做主人的權利,有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各種權利。辛亥革命是中國人民的一場偉大的解放。

三、辛亥革命是一場偉大的愛國主義運動。愛國曆來是針對外國異族的侵略而言的,是針對我們國家民族的獨立而言的,愛國主義首先是反帝、反殖民主義、反侵略的,這是中華民族在痛苦中的響徹雲霄的呐喊!愛國就是要民族獨立,維護我們國家的主權。

愛國主義是中國的優勢,是中國人民的傳承,是中國社會文化中最優秀的品格和精神,是我們民族精神精華所在。中國共產黨一直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特別是在抗日戰爭時期,舉起了抗日的旗幟,救亡圖存,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擁護。世界上最愛中國的就是中國人自己。沒有這種愛國主義,民族何存、國家何在?

辛亥革命是中國人民救亡圖存、拯救中國危亡的一次吶喊。革命者在革命鬥爭的實踐中,總結經驗,提倡五族共和,提倡民族大團結。中華民族這個稱謂開始確立,使得神州大地的各個民族,從自在的共同體轉變成一個自覺的共同體。這是中華民族的覺醒。這個覺醒從政治、文化、曆史的角度看,是中華民族利益共同體的一次覺醒。民族平等,愛國主義,在中國大地上,在人民心中,廣泛傳播、蔓延,形成了中華民族同進奮鬥的力量。中華民族、中華文明、中華文化,成為炎黃子孫的共識和共同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堅固磐石。中華民族、中華文明是神州大地上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曆史和文明。

中國人民既愛自己的祖國,也同樣對世界各民族平等相待,這個觀點就是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時期提出來的。對世界各個平等待我之國家和民族,我們都要視之為我們的朋友,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傳承。

國家是民族的載體、政治實體。中華民族要和世界民族友好相處,中國就要和世界各個國家平等相待。捍衛國家的主權,捍衛民族的團結,也要維護世界和平、建立世界和平。中國要成為世界各國友好合作的夥伴,中國人民要成為世界人民喜歡的朋友。

早在1913年,列寧就把中國、土耳其、波斯的民主革命,稱為亞洲的覺醒。他說,“亞洲的覺醒和歐洲先進無產階級奪取政權鬥爭的開始,標誌著20世紀所開創的世界曆史的一個新階段”。20世紀曆史的進程,證明了這個預測的科學性。辛亥革命6年之後,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了,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又過了兩年,中國爆發了深刻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再過兩年,在中國大地上,誕生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盡管中國的資產階級是軟弱的,辛亥革命有著種種的曆史局限性,但這並不影響辛亥革命作為一座曆史的豐碑永垂史冊。毛澤東同誌鮮明地指出:“現代中國人,除了一小撮反動分子以外,都是孫先生革命事業的繼承者。”中國共產黨是辛亥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親密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孫中山先生始終把中國共產黨當成自己的親密朋友,中國共產黨人繼承了孫中山先生的遺誌和辛亥革命未竟的事業,把它作為自己奮鬥的事業,視為辛亥革命的繼續和發展。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思想為己任,始終堅定不渝地走在這條振興之路上,為中國的發展、為中華民族的振興竭盡心力。

辛亥革命爆發10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麵貌、中國人民的麵貌、中國社會的麵貌,包括中國共產黨本身,都發生了曆史性的巨變。中國百年的曆史,是一部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鬥的曆史。孫中山先生曾這樣描繪革命的前景:“一旦我們革新中國的偉大目標得以完成,不但在我們的美麗的國家將出現新紀元的曙光,整個人類也將得以共享更為光明的前景。普遍和平必將隨中國的新生活接踵而至,一個從來也夢想不到的宏偉場所,將要向文明世界的社會經濟活動而敞開。”今天,我們還在做著這件事,而且要繼續地、長期地把這件事情做下去。所有的炎黃子孫,所有的中華兒女,海峽兩岸的人民,都把孫中山先生作為自己的先行者,都以複興中華民族為己任,我們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的統一、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複興的曆史必然。

我們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就是從這段曆史中深刻認識中國近代發展的道路和經驗,認識中國人民的曆史命運和任務,認識這段曆史如何深刻地改變了中國,改變了中國人民的思想。辛亥革命是為振興中華而奮鬥的曆史,是鐫刻在炎黃子孫心中的印記。這段曆史告訴中華民族:隻有團結統一、自強奮鬥,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振興。這段曆史告訴中國人民:中國的命運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靠自己、走自己的路,任何損害統一團結的行為都會傷害中華民族之本,斷折中華振興之翼。百年曆史告訴我們:痛苦屈辱的曆史絕不能再演,中國必將統一、團結、奮鬥,這是史鑒,是國之命運。

曆史是曲折的、複雜的,雲翳詭譎的,不以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我們隻有始終堅持百年曆史告訴我們的經驗,從中國實際出發,靠自己,走自己的路,中華之神舟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孫中山先生臨終告誡我們,“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這是至理名言。今天我們要努力,明天、後天我們仍然要努力。中國未來發展之路很長,且艱難曲折,我們要大膽解放思想,同時也要十分謹慎,探索前行。

10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開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振興的新路徑,讓我們繼承和發揚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誌士“振興中華”的精神,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為實現中國的現代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奮鬥!○

(作者係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

責任編輯 沈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