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嘉誠回頭對胡應湘微微一笑表示招呼的時候,胡應湘也報以笑容,不過這時候地價已經被各路英雄好漢抬到了2.6億。李嘉誠不慌不忙地舉起手叫到"3億",將地價連跳八口,正在大家一片嘩然的時候,胡應湘沉著應戰又將價格連抬十一檔,喊出了3.55億港幣的高價!這時拍買會掀起了高潮,一時間鄭裕彤等房地產界大哥級人物也加入競價。
這時人們都在興奮之中,很少有人注意到李嘉誠的得力助手周年茂悄悄地走到胡應湘的助手何炳章身邊,對他一陣耳語。結果,胡應湘居然從此就退出競投不再應價。在人們都感到意外的時候,叫價已經加到4億港幣,是底價的兩倍了,拍賣場敏感的臨界線就要到來。拍賣場突然安靜下來,競投各方默默在心裏打著自己的算盤,這時候李嘉誠再次舉起他的"擎天一指",報出4.95億港幣的天價令在場的所有人側目。
想必這個價格也不會有誰再跟著喊下去了,拍賣師一錘定音,李嘉誠終於將這塊公地收入懷中;不過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拍賣會後李嘉誠立刻宣布:"這塊地是我和胡應湘先生聯合所得,將用以發展大型國際商業展覽館。"原來,這就是為什麼看起來來勢洶洶的胡應湘會突然退出競投的原因。
後來,有房地產分析專家評論說:據估計,李嘉誠在拍賣前就將此塊公地的最高競投價定為5億港幣,這個價格同時也應該是其他所有人心裏的最高價。雖然看似出價很高,而且他決定和胡應湘共享利益,但是,李嘉誠在這中間還是照樣能夠獲得豐厚的利潤。
李嘉誠之所以以利益共享的條件來請胡應湘停止競價,還是因為在競投的時候做了長遠的打算。李嘉誠馬上給自己訂了5億港幣的底線,而且他也應該知道沒有意外情況發生的話,這個價格差不多就是最後的成交價;但是,李嘉誠沒有想到在拍賣場上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如果胡應湘一直和他叫板,最後的價格肯定會超過自己的底線而且最後還是必定能到手,但是這對他們的任何一個人來說,越來越高的價格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分出一點好處給胡應湘來防止他和自己繼續在較量中抬高地價,這一招給李嘉誠留下了很大的回旋餘地。這不僅能幫助李嘉誠在控製的價格之內將發展空間巨大的公地投標中,他在與胡應湘分享利益的同時又在拍賣場上化敵為友,為自己將來的發展多留下了一條後路。所以,有時候表麵上看起來並不占優勢的事情,對自己將來的發展卻會有著極大的幫助。做事要給自己留下餘地,確實是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常有危機意識
科學研究表明:在社會各個領域中,人們看重的成功人士大多數心理特點有很大一個相似之處,那就是時時具有危機感。有一位女性領導者就說,自己總覺得所有的事情都變化得太快,總想如果再不認真一點、努力一點形勢就會發生變化,就會有別人變得比自己更強。所以,她每天總是在不停地工作、學習、總結,以確保每件事情都已經做得最好。雖然在別人眼裏看來她非常成功,但是她感到自己活得太累了。
當然,這位女領導隻是個案的例子,很可能她已經有了心理疾病。但是,從她所講述的例子來看,我們不難發現:適度的危機感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來說是很有幫助的,它會不斷給你努力和前進的動力。如果說李嘉誠沒有危機意識,現在很可能他隻是香港某個角落裏不為人知的普通老人,香港商界也不會出現一個橫掃千軍萬馬的商業奇葩。
長江塑膠廠的塑膠花生產為李嘉誠賺得大筆財富。李嘉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這個生產項目非常重視,又接著出資改善生產條件,引進高級新技術,聘請高級人才,為塑膠花生產和銷售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打好了堅實的基礎。在公司員工都為塑膠廠今後的發展感到驕傲的時候,李嘉誠卻開始打算向房地產進軍。有人認為,李嘉誠做什麼事就是三分鍾的熱度,興致過了,就找其他新的東西來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