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一經出現,就以不可遏製的勢頭迅猛發展起來,其普及速度遠遠超過其他傳播媒體。經研究表明,一種新的大眾媒體從推出到形成有5 000萬用戶的時間,廣播用了38年,無線電視用了13年,有線電視用了10年,而互聯網僅用了4年。不僅如此,網絡媒體還表現出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
1網絡傳播超越空間限製
互聯網已經成為連通全球約200個國家和地區的幾千萬台主機、擁有數億用戶的動態網絡,這個網絡目前還以每月15%的速度迅猛擴展。目前,全世界每天都有上億人次在互聯網上閱讀和交換信息。如此廣大的覆蓋麵是任何一種傳統媒體都無法比擬的。在覆蓋全球的互聯網上,網絡媒體最大限度地突破了空間限製,實現了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隨時傳輸信息的傳播範圍的極至。任何信息一旦進入互聯網,幾乎就可以同時被分布在世界各地,網民在自己的電腦屏幕中就可看到和在隨機音箱中聽到。從這個意義上說,互聯網是惟一的全球性媒體。在互聯網浪潮的衝擊下,傳統的印刷媒體也紛紛推出電子版或網絡版,在網上建立主頁或網站,以利用新的傳播手段改進讀者服務或打破發行地域的限製。
2網絡傳播具有自由選擇性和交互性
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方式為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型,即受眾被動、單向地接受媒體發布的信息,而無權做出選擇。在網絡媒體中,信息以圓形循環方式傳播,受眾可以不分先後,隨時隨地在同一時間獲得有關信息,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根據個人需要和興趣有選擇地接受信息。網絡媒體的自由選擇性改變了傳統媒體的“要我看什麼”的思維定勢,而以“我要看什麼”為受眾提供了高度自由選擇的空間。不僅如此,受眾與信息發布者以及受眾與受眾之間,還可以隨時進行反饋和交流,實現交互溝通。這種交互性也是網絡媒體所獨有的。憑借強大的交互性,互聯網得以向用戶提供完全個性化的服務,如根據用戶需求定製信息、為用戶提供跟蹤服務等。
3信息傳播容量無限巨大
互聯網的容量無限大,是這一新興媒體獨具的優勢。1998年9月,美國國會在決定公開克林頓性醜聞調查報告時,既沒有垂青報紙雜誌,也沒有鍾情廣播電視,而是獨具慧眼,選擇了互聯網。互聯網作為最新媒體之所以被美國國會選中,是由於斯塔爾的報告長達445頁,除了互聯網,任何其他傳統媒體無法在瞬間將它全文傳播出去。
據統計,目前互聯網上的網頁以數10億計,可檢索的網頁有8億左右。僅1999年第一季度每天就約有1萬個新網址問世,網頁則以每天數萬計的速度增加。這使得網絡媒體在信息傳遞容量上不但大大超越了傳統媒體,而且具有不可限量的發展空間。
4信息傳播速度高速瞬時
網絡能夠高速瞬時地傳播信息,這也是網絡傳播所特有的優勢。美國國會於東部時間1998年9月11日下午2時40分在國會網站上公布了“斯塔爾”報告後,其他網站立即跟進。迫不及待的網民們從世界各地蜂擁而至。據統計,報告上網後,CNN的網站在高峰時,平均每分鍾點的擊次數超過30萬次,每小時處理閱覽頁數高達420萬頁;而美國在線的上網人數猛增30%,僅在第一小時內,上網者便從該網站下載了62萬份報告全文。全球至少有2 470萬人在報告上網的第一天就從互聯網上閱讀了這份報告。
5網絡傳播具有強大的綜合服務性的功能
網絡媒體能夠綜合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多項功能優勢,形成強大的綜合服務功能。這些功能主要通過電子郵件、遠程登錄、文件傳送、網絡瀏覽等途徑實現。
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曾說過,人們都高估了互聯網在2~3年裏的作用,但卻低估了互聯網在10年後對人類的巨大影響。人們公認的電子語言出版家和先行者。美國俄亥俄州的肯特大學的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教授羅傑·菲特勒也認為,以數字為特征的網絡時代還隻是剛剛開始。如果數字化技術繼續以其現在的步伐演進,那麼到了2020年,每一個人所能共同享用到的傳播能力能做些什麼,這在目前已經超越了任何人的想像。可以說,到目前為止,網絡媒體的作用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其發展潛力將超過人們對它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