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促銷曆史,即是否曾經促銷過此類商品類別或單個商品。
二、促銷利弊談
(一)促銷的積極作用
1增加知名度
由於促銷本身就存在著各種宣傳活動,故經由各種不同的傳播途徑發布信息,可以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希望增加品牌知名度的前提是,品牌知名度對商品銷售有助益。例如,一些低關心度的家庭日常用品,品牌越熟悉,顧客購買的頻率就越高。
2吸引顧客
在百貨公司、遊樂場等賣場性質的行業主體,促銷的第一步便是吸引更多的顧客。所以,顧客數量與業績有很大的相關性。例如,房屋預售業常在假期時舉辦各種娛樂活動,就是希望借著各種娛樂活動,帶來最多的顧客,以達到提升業績的目的。
3激起顧客購買欲望
不管是什麼促銷方式,都應力求激發起潛在顧客的購買欲望,引發他們的購買行為。有效的促銷活動不僅可以誘導和激發需求,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創造需求,從而使市場需求朝著有利於店鋪商品銷售的方向發展。當店鋪銷售的商品處於低需求時,可以擴大需求;當需求處於潛伏狀態時,可以開拓需求;當需求波動時,可以平衡需求;而當需求衰退時,通過促銷活動可以吸引更多的新用戶,保持一定的銷售勢頭。所以,有效的促銷活動能引起顧客的購買欲望,增加商品需求。
4搶占競爭對手的顧客
店鋪為了提升業績,不僅要開發潛在顧客,還要搶占競爭對手的顧客。對原有品牌滿意的顧客,通常不易被挖走,但如果本店鋪商品較競爭對手優勝,或是舉辦某種促銷活動,極有可能令喜愛其他品牌的顧客轉換品牌的商品,從而挖走競爭對手的顧客。例如“買產品甲送贈品”,就有可能令顧客為貪圖贈品而改買別品牌。至於對原產品不滿意的顧客,促銷活動就更容易使其轉換商品品牌,提高店鋪銷售業績。
5鞏固原有顧客
店鋪無法確保“頭回客”日後成為忠誠度高的老顧客,因此,舉辦促銷活動能促使顧客繼續消費,以鞏固老顧客,避免被競爭對手挖走。店鋪除了能讓顧客成為“回頭客”外,也可利用顧客對店鋪的口碑影響力,吸引新顧客前來消費,親朋好友的推薦常是最有效的促銷方式。
6引導顧客試用
通過對顧客的消費行為的分析,可以知道,若顧客對商品未深入了解,很難采取購買行動。
為使顧客縮短評估時間,及早采取購買行動,店鋪可采用令顧客試用的促銷技巧,讓顧客以試用來親身體會商品的利益,而顧客一旦試用後感覺不錯,就可成為該商品的忠實用戶。
在商品特性不容易發揮、商品利益確實優於競爭者狀況下,試用最能突顯促銷的績效。
7鞏固市場地位
通常,店鋪銷售額在一定時期內可能出現上下波動,這將不利於店鋪市場定位的穩定性。這時店鋪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促銷活動,使更多的顧客了解、熟悉和信任本店鋪的商品,從而穩定乃至擴大店鋪的市場份額,鞏固市場地位。
顧客采取購買行動常會受促銷的影響。不論促銷的目的是吸引新顧客購買,或是誘使顧客一次大量購買,均會增加銷售量。針對老顧客的促銷,還可以促使再度消費,培養重量級老顧客,不斷購買該商品。
(二)促銷的局限性
促銷有其積極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一般情況下,其局限性在於:
1無法建立店鋪忠誠
適用得當的促銷活動有利於維護店鋪的忠誠。但這是一項短程的激勵,一般難以建立店鋪忠誠,隻有對店鋪某些商品或服務的滿意才能建立店鋪的忠誠度。促銷的各種方法,可能在短程內使顧客進店購買,而一旦推廣停止,除非這家店鋪經營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真正能滿足顧客需要,顧客才可能產生店鋪忠誠,經常進店購物。所以,不要對促銷產生太大的依賴性。
2無法改變“被拒”商品
對於沒有價值或者不能為顧客提供利益的商品,促銷不但不能增加銷售,反而可能加速該商品的失敗。例如:一家店鋪新進了一批新口味的飲料,在打進競爭市場的努力中,運用了試用這一促銷推廣方式,但試用新飲料的顧客最終拒絕了它。他們不隻拒絕了這種新口味飲料,還以為商品線其餘商品也有相同的不佳口味,因而拒絕購買這些飲料,因此試用的顧客越多,店鋪擁有的潛在顧客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