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把握商品定價的玄機(2)(3 / 3)

(二)需求導向定價法

成本導向定價法不考慮市場需求狀況,是一種內向型的定價法。而需求基準定價法,也稱需求導向定價法,所考慮的卻是需求強度,而非成本水準,是一種外向型的定價法。當市場需求強時,定價就高;當需求弱時,定價就低。

差別價格又稱價格歧視,是常見的一種需求導向定價法。在這種定價法之下,一種商品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價格出售,而價格上的差異並非反映成本上的差異。差別價格依差異基準的不同而異,有好幾種不同的形式,最常見的有顧客、商品、時間及地點這四個基準。

1以顧客基準的差別價格

我們以汽車的售價來對以顧客為基準的價格差異予以說明。在同一段時期內,有的人按照營銷商的公告價格買到汽車,有的人以低於公告價格買到,但兩部汽車完全相同,其交易成本也完全一樣。兩者售價不同的原因是由顧客的“需求”強弱不一樣導致的。

2以商品為基準的差別價格

一般情況下,同等質量和規格而花色或式樣陳舊的商品,價格可以定低一些,而花色或式樣新的則可以高一些;快到保質期的商品價格會相應較低。

3以時間為基準的差別價格

店鋪常常會利用節假日、店慶等,在一定時間內對部分商品或所有的商品規定一定幅度的折扣。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平日快節奏生活中的消費者逐漸熱衷於在節假日無拘無束地購物、休閑。店鋪的這種以時間為基準的折扣定價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因此往往能起到很好的促銷效果。

4以地點為基準的差別價格

地點經常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可按照不同的地點製定不同的價格。例如,電影院、演唱會的座位會依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定價,盡管所有座位的建造成本大致相同。同樣,店鋪所售商品的價格,很大程度上也會受店鋪所處地理位置的影響。繁華商業區的價格會高一些,反之會低一些。

盡管差別價格的基準各不相同,但要切實可行,以下條件是必須共同具備的:

1價格差異必須遵循相關法律的規定。

2市場可以細分,且每個細分市場的需求強度均不相同。

3競爭者不曾在高價的細分市場中采取低價傾銷的策略。

4將市場細分化的執行成本不會大於其收益。

(三)競爭導向定價法

商品最高價格取決於該產品的市場需求,最低價格取決於該商品的成本。在這兩種價格之間,店鋪商品的價格究竟定多高,則取決於競爭因素。凡是以競爭因素作為定價主要依據的定價法都屬競爭導向定價法。競爭導向定價以隨行就市定價法最為突出。

隨行就市定價法是指店鋪根據同一類型店鋪的平均價格或者追隨同類店鋪中實力最強的競爭者的商品價格製定本店鋪商品價格。同類店鋪的平均價格水平有各種方法確定。許多商品由於曆史上的習慣,形成一種為顧客所熟悉的價格即所謂習慣價格。在完全競爭市場中,產品的市價完全由全行業的供求決定,個別店鋪沒有自由定價餘地。這種市價自然也形成整個行業的平均價格。在寡頭壟斷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幾家寡頭規模都很大,且大致勢均力敵,為避免價格爭鬥,各個寡頭都心照不宣地采用平均價格,結果各家價格大致處在同一水平上,並且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如果市場上有一個經營效率特別高的價格領導者,由於價格領導者對市場控製能力很強,會迫使其他店鋪采用跟隨其後的定價方法。

隨行就市定價法的優點首先體現在,可以簡化一些成本和需求難以估算的商品的定價程序,而且可能獲得適中的利潤;其次是減少了同行之間的價格戰,店鋪間有較多的協調,使每個店鋪都增加了安全感。現在很多店鋪尤其是中小店鋪都願意采用這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