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估算過程中,需要對“產量—成本—利潤”的關係進行分析,而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是分析“邊際成本”。因為邊際成本影響到店鋪的邊際收益,所以店鋪必須重視邊際成本在價格中的作用。
(五)確定最後價格
在確定最後價格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商品價格的製定與店鋪預期的定價目標的一致性,有利於店鋪總的戰略目標的實現。
(2)商品價格的製定符合國家政策法令的有關規定。
(3)商品價格的製定符合消費者整體及長遠利益。
(4)商品價格的製定與店鋪市場營銷組合中的非價格因素協調一致,互相配合,以便以更好地為營銷目標服務。
商品定價的方法與策略
前麵已經介紹了影響定價的各種因素以及定價目標,接下來研究定價方法和策略,明確如何為商品製定一個基本價格。成本、需求和競爭是影響價格行為的三個最主要因素。店鋪在製定商品價格時,往往會側重於其中的某一因素,這樣就形成成本導向、需求導向、競爭導向三大類定價方法。定價方法大都有章可循,利用這些模式不難求得符合定價目標的有關產品的基本價格。但這樣得出的基本價格還應根據店鋪自身的實際情況作必要的調整和改動,使之更切合實際。這種工作沒有什麼一成不變的公式可以套用,完全憑借店鋪在銷售活動中積累的行之有效的經驗靈活掌握,這一類定價經驗即人們常說的定價策略。本節將就這些方法與策略加以詳細論述。
一、商品定價的方法
(一)成本導向定價法
這是一種以商品成本為基礎的定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具體方法:
1成本加成定價法
指商品價格的製定是建立在單位商品的完全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潤的基礎上。其計算公式是:
商品售價=單位商品完全成本×(1+成本加成率)
采用這種定價方法必須了解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市場環境,加成率是不同的。有時即使在同一類型店鋪中,加成率也可能不同。加成率的確定是定價的關鍵。
這種定價方法的優點是計算方便,而且在正常情況下,按此方法可以保證店鋪獲得預期的利潤。因此,在市場環境穩定的情況下,成本加成定價法被許多店鋪所采納。
2保本點定價法
保本點即損益平衡點,指投入與產出平衡、盈利為零時的經營時點。按此方法定價,找出店鋪的損益平衡點,是最首要的任務。
其計算步驟是:
(1)確定單位可變成本,並以此作為估算商品價格的依據,然後加入固定成本費用的分攤額,計算達到損益平衡點所必須具有的銷售量。
損益平衡時的銷售量=固定成本/(單位商品價格-單位可變成本)
(2)在此價格水平下實現其銷售量,表明店鋪剛好做到不賠不賺,該價格實際上是保本價格。
保本價格=固定成本/損益平衡銷售量+單位商品變動成本
(3)在保本價格基礎上加上預期利潤,便可得出商品售價。
商品售價=(固定成本+預期利潤總額)/銷售數量+單位可變成本
3零售定價法
店鋪出售產品種類繁多,價格變動頻繁,在其變動價格之前,應考慮價格變動後是否仍可維持利潤。此時,可用簡單成本加成公式進行作業:
P=C+M
又因為Mk=kP
故:P=C1-K
式中:k——零售價的加成百分比
C——單位成本
M——加成絕對值
4邊際成本法
采用邊際成本法的目的是力求迅速增加市場占有率,或利用空閑設備,或淘汰滯銷或舊的商品,或謀求資金周轉。在這種價格觀念下,隻要所增加的銷售收益足夠收回該單位變動成本便算達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