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把握商品定價的玄機(1)(1 / 3)

商品價格一向是影響顧客選購的最主要因素,它直接關係著需求量的多少和營業利潤的高低。對顧客來說,正常的消費心理是希望“少花錢,多辦事”。即使是高收入的顧客,也同樣期望商品價格合理。而從店鋪的角度來看,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是要求商品的價格越高越好。這就需要店鋪經營者能夠在了解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的基礎上,權衡利弊,把握商品定價的玄機,靈活地製定供需雙方都可接受的合理價格,從而為店鋪的經營創造最大的利潤。

商品定價的目標與程序

錯誤的定價策略比任何其他的商業策略失誤,更易損害店鋪的利益。當經營者習慣性地采取了錯誤的定價策略後,不僅傷害了店鋪的利益,而且還會降低顧客和社會所能享受的服務水準。

所以店鋪應該在了解和掌握影響價格的因素、定價目標以及定價程序的基礎上,理性地進行商品定價,以保證店鋪和市場的健康發展。

一、商品定價的影響因素

商品價值的大小以貨幣形式表現出來就是商品的價格。商品價格的高低,主要是由商品中所包含的價值量的大小決定的。另外,各種因素也會影響和製約商品的價格。

(一)成本

店鋪在製定商品的價格時,應以成本作為其下限。正常情況下,如果商品的價格低於商品的成本,這就意味著經營商品的店鋪所付出的資源無法得到補償,經營過程將失去意義。因此,從店鋪的角度來看,商品的價格應該高於成本。但是,從顧客的角度來看,顧客接受價格的依據有時並不是商品的成本。

店鋪在製定價格時應主要考慮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這兩個因素。如果店鋪與競爭對手相比是低成本的經營者,它將通過保持與競爭對手同樣的價格水平來獲取超額利潤,這部分額外收入可被用來進行改良經營狀況,以提高店鋪整體的競爭實力。

如果與競爭對手相比,店鋪的商品成本高於競爭者,店鋪將沒有更多的價格選擇餘地,為了店鋪的長遠利益,店鋪隻能降低商品價格,哪怕甚至是減少當前收益。

1可變成本

主要包括交易稅、增值稅、零售稅及流通、運輸費用以及一定的價格風險費用。

2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店鋪製定價格的臨界點,是產品價格貨幣表現的主要部分。因此,固定成本的高低,對店鋪製定價格影響最大。產品固定成本主要由以下幾方麵構成:

·燃料和動力費用;

·原材料和輔助材料的費用;

·工資及各種福利;

·包裝及裝潢費用;

·店鋪管理費用;

·固定資產折舊費用。

(二)市場需求

一般情況下,商品的價格受商品成本的影響,而商品的需求又受商品價格的製約。經濟學原理指出,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變,消費者對某一商品需求量的變化與這一商品價格變化的方向相反。如果商品的價格下跌,需求量就上升,而商品的價格上漲時,需求量就相應下降,這就是所謂的需求規律。需求規律反映了商品需求量變化與商品價格變化之間的一般關係,是店鋪決定自己的市場行為特別是特定價格時,所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店鋪的“薄利多銷”就是這一道理的充分體現。又如某一時期市場上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時,適當地提價可以獲得較多的利潤;反之,適宜采取降價措施。因此,市場需求狀況常常是店鋪製定商品價格時的主要參考因素。

(三)市場特點順序重排

1商品的應季性

季節性強的商品一般情況下價格波動會比較大,在季節適宜之時,價格較高;錯過季節之後,價格會迅速下降。

2購買頻率

對於日用小百貨等購買頻率高的商品,一般采用薄利多銷,低價格策略;反之,對於高檔耐用型,購買頻率低的商品,其利潤率應高一些,采取高價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