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商品的最優陳列(4)(2 / 2)

(五)抓住顧客心理

通常情況下,顧客最關心的是商品內在的品質而不是商品的價格。如用大型圖片展示一袋正在倒出的可可豆,這樣的效果顯然沒有展示顧客品嚐可可豆的情景來得好,因為顧客對可可豆味道的關心遠遠大於對可可豆形狀的關心。因此,弄清楚顧客對該種產品已經了解了多少,最想要知道的是什麼,是商品陳列之前需要做的工作。

(六)留出一定空間

過分擁擠的商品陳列會擋住顧客的視線,從而影響到顧客對商品的印象。為了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場地,避免過分擁擠的狀況,可將商品中的一部分精品在陳列時占據較多的空間,同類商品中的其餘部分則可配以文字說明,在展台的次要部分展出。展出商品的良好效果不僅來自其別具一格的布置設計,更取決於給觀賞者留下充足的觀賞空間。如果商品經過分類組合陳列在幾塊不同的展示板上,顧客便可有充足的空間進行觀察,從而能避免觀賞集中陳列的商品時的擁擠。

(七)注明價格

商品陳列時應將價格標注在比較顯眼的位置上,這不僅是國家物價局的規定,也是顧客的需求。在店鋪內購物,65%的顧客會參閱貨架上的標價。如果標明商品的價格和品牌,促銷效果會有很大的提高。

(八)加大視覺衝擊

人們生活中經常看到或用到的商品在陳列時一般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用一些誇張的表現手法可以增強這些商品陳列時的視覺效果。如一張放大的餐具照片就能使顧客產生一種新奇而又富有吸引力的感覺。

(九)合理陳列位置

顧客進店後,經常會無意識地環視陳列商品,通常無意識的展望高度是07米~17米。同視覺成大約30度角上的商品最容易讓人清晰感知,60度角範圍內的商品次之。在1米的距離內,視覺範圍平均寬度為164米;在2米的距離內,視覺範圍達33米;在5米的距離內,視覺範圍82米;到8米的距離內,視覺範圍就擴大到164米。因此,商品陳列時要根據商品的大小和消費者的視線、視角來綜合考慮商品擺放的高度。一般來說,擺放高度應以1米~17米為宜,與消費者的距離約為2米~5米,視覺範圍保持在33米~82米。在這個範圍內擺放,可以使消費者清晰地感知商品形象。

(十)增強陳列商品的量感

增強陳列商品的量感,是指陳列的商品數量要充足,給消費者以豐滿、豐富的印象。量感可以使消費者產生有充分挑選餘地的心理感受,進而激發其購買欲望。店鋪要做好這一點,就必須合理確定庫存、架存的關係,並及時補充貨架上缺失的商品。

五、讓商品陳列更具科學性和藝術性

店鋪內通常陳列著上千種不同品牌、不同包裝的商品,顧客進入店鋪,一分鍾內至少要掃視100多種商品。如何讓他們停下腳步,對某種商品發生興趣,進而購買商品,這就需要商品陳列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

那麼,如何才能讓商品陳列更具科學性和藝術性呢?

(一)商品擺放要豐滿

顧客進店的目的是為了瀏覽和挑選商品,所以一進門就會把目光投向陳列著商品的櫃台貨架,這時候,如果櫃台貨架上商品琳琅滿目,品種豐富,他的精神就會為之一振,產生較大熱情,無形中就會產生一種下意識:這麼多的商品,我可以任意挑選,其中一定有適合我買的。因而購物信心大增,購物興趣高漲。相反,如果貨架上商品稀稀拉拉,購物大廳空空蕩蕩,顧客就容易產生消極情緒,會認為店鋪要麼經營不善,要麼商品有問題。一旦產生這種情緒,便會對解囊消費造成極大阻力。

另外,還需注意商品陳列不等於樣品陳列,樣品陳列隻是商品陳列工作諸多職能中的一種,商品陳列最重要的職能是廣告作用。有一位營銷專家說:商品本身就是廣告。同樣,商品陳列也是一種廣告。中國有一句經商諺語:貨賣堆山。指的就是要通過商品的極大豐富、極大豐滿來招徠、吸引、刺激顧客的購買欲。所以,要把商品陳列看作招徠顧客的一種方式。商品擺放豐滿是招徠顧客的有效手段。當然,豐滿不等於擁塞,不同品類的商品對豐滿有不同的要求,店鋪在具體陳列工作中應區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