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實施商品品種控製
在有限的店鋪賣場範圍內,所能陳列的品種數目受到一定的限製,欲有效控製商品的品種數,發揮賣場效率,就要使用商品配置表。
3強化商品排麵管理
現代店鋪一個很大的管理缺陷是不能對商品的排麵數進行有效管理。一般而言,店鋪陳列的商品種類數少則上百,多則上萬,而所陳列的商品中,有些商品非常暢銷,一天能賣出數十個,甚至數百個,但有些商品則可能一天隻賣出幾個,甚至無人問津。因此,安排商品的排麵時,就需要根據商品銷售數量的多寡,給予適當的排麵數。即暢銷的商品給予的排麵數多,占的陳列空間大;不暢銷的商品安排的排麵數則應相對減少,盡量少占陳列空間。這是提高店鋪經營利潤的有效途徑。
4有效保護暢銷商品
暢銷商品的銷售速度一般都很快,若沒有商品配置表對暢銷商品排麵的保護管理,則常會有這種現象發生:當暢銷商品賣完了,又得不到及時補充時,就易導致較不暢銷商品,甚至滯銷品占據暢銷商品的排麵,從而形成了滯銷品驅逐暢銷品的狀況。這種狀況不僅會使店鋪對顧客的吸引力減弱,而且會使店鋪失去盈利的機會,從而降低競爭力。可以說,在沒有商品配置表管理的店鋪中,這種狀況時常會發生。有了商品配置表管理,暢銷商品的排麵就會得到保護,有效控製和避免滯銷品驅逐暢銷品的現象。同時,暢銷商品排麵的空缺和不足,也是店鋪檢查商品補貨與商品陳列質量的“重點”,並成為店鋪發現和分析暢銷品斷貨現象的依據。
5提高店鋪利潤
店鋪經營的商品中,既有利潤高的商品,也有利潤低的商品。任何店鋪都希望把利潤高的商品配置在好的陳列位置,多銷售一點,提高整體利潤;把利潤低的商品配置在差一點的位置,以控製銷售結構。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通過商品配置表來對各種商品進行妥當的配置。
6提高整體營運效率
店鋪擴大到一定規模時,通常會發展一些連鎖分店。管理這些分店的商品,使陳列能達到一致性的要求,給總部人員帶來很大的難度。如果能有一套標準的商品配置表來參照運作,整個連鎖店的營運就會變得比較容易,從而提高整體營運效率。
(三)商品配置表的製作程序
商品配置表的製作程序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步驟一:根據商圈調查及消費者的需求,來確定店鋪的最佳經營範圍,即對商品的構成予以確定。
步驟二:根據營業麵積分配大類商品的經營配置圖。
步驟三:將部門中的每一個中分類安排到中分類的配置表中。
步驟四:收集中分類中可能經營的單品品項,並將商圈調查及顧客需求作為商品選擇的依據。
步驟五:確定了商品品項後,根據市場調查得來的商品暢銷度和附近競爭店的商品結構做一個綜合比較,初步形成商品配置的設想。
步驟六:將初步設想落實到貨架上去,實地繪製商品配置表。
步驟七:將商品配置表落實到店鋪經營中去,按表執行商品的上架陳列。
步驟八:按照實際的經營狀況,可對商品配置表進行變更或修正。
步驟九:對商品配置表進行定期修正、調整。已進入正常經營店鋪的商品配置也不能一成不變地執行下去,要根據經營狀況定期一個月或一個季度變動一次,一年大變動一次。這樣才能確保店鋪具有活力,增加店鋪的新鮮感。
總的來說,店鋪內有效、合理的商品陳列離不開全麵、標準的商品配置表的指導。
(四)商品配置表的製作
商品配置表的製作作為一項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店鋪工作人員以認真、謹慎的態度予以對待。一般情況下,工作人員先要做貨架的實驗配置,達到滿意效果後再製作商品配置表。各個貨架是商品配置表製作的基礎,通常,一個貨架就應有一張商品配置表。設計商品配置表格式,要先確定貨架的標準,再把商品的品名、規格、編碼、排麵數、售價表現在表格上即可。下麵是一個商品配置表的製作實例,貨架的標準是:高180厘米,長90厘米,寬45厘米,五層陳列麵。
說明:
1位置:最下層A,二層B,三層C,依此類推;由左而右A1,A2,A3……B1,B2,B3……C1,C2,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