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有效的商品規劃(3)(1 / 3)

(二)必備商品目錄的製定

必備商品目錄是指為了滿足顧各的基本需求而必須長期備有的商品的品種目錄,它是店鋪經營的全部商品的主體部分,也是店鋪維持正常經營所必需的最低商品品種的定額。凡屬顧客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商品都要列入必備商品目錄中。

必備商品的銷售比較快,經營者必須保證貨源充足。為此需要經常檢查商品結構和商品庫存情況,以便及時補充貨源。

凡屬顧客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商品都要列入必備商品目錄中,這是因為製定必備商品目錄,是為了保證顧客能夠買到基本需求的商品。

必備商品目錄一般比經營商品目錄詳細得多。它包括商品種類、商品品名、商品規格、商品價格,等等。必備商品目錄一旦製定,一般不會發生大的調整和變化(改變店鋪的經營範圍和規模的情況除外)。

經營商品目錄和必備商品目錄的關係極為密切。它們是商品目錄的兩種表現形式,而不是兩種商品目錄。這就是說,經營商品目錄包含著必備商品目錄,必備商品目錄是經營商品目錄的一個組成部分。經營商品目錄包括企業經營的全部商品品種數,必備商品目錄是店鋪企業必須備有的品種。店鋪企業最低的品種定額即為必備品種的定額。商品目錄一經確定,要認真執行,經常檢查,並應與市場情況保持一致,不一致時,應及時加以調整。

六、商品結構的優化

店鋪的經營者和管理人員都不希望看到暢銷商品斷貨,而滯銷品堆積如山的現象。事實上,這種情況存在不可避免的。很多經營者隻知道各種商品的大致銷售情況,對於滯銷商品的挑選和淘汰卻總是不能很好地把握。大部分經營者都知道商品的“黃金法則”(“20/80法則”),即賣場裏80%的商品的銷售額隻占總銷售額的20%,而20%的小部分商品的銷售額卻占據總銷售額的80%。麵對不斷變化著的商品,如何對店鋪商品進行優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優化店鋪的商品結構的重要性,就像是整理計算機的注冊表,正確的修改會提高係統的運行速度,不正確的修改可能導致微機係統的癱瘓。優化商品結構有利於節省陳列空間,提高門店的單位銷售額;有助於商品的推陳出新;便於顧客對有效商品的購買,以保證主力商品的銷售份額;有助於協調店鋪與供應商的關係;提高門店的商品周轉率,降低滯銷品的資金占壓;有利於提高同類商品之間的競爭。

經營者隻有在完全有效地利用了店鋪的管理後,才有可能優化商品結構。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管理者對於店鋪的單位產出要求極高,覺得80%的陪襯商品占有麵積過大,於是刪去了很多,以為這樣可以不影響店鋪的整體銷售,同時會提高單位麵積的產出比和主力商品的銷售份額。結果是,店鋪的貨架陳列不豐富,品種單一,店鋪的整體銷售下滑了很多。因此,優化商品結構必須是在店鋪商品品種極大豐富的前提下進行篩選。優化商品結構可結合以下幾種指標實施。

(一)銷售排行榜

現在大部分店鋪的銷售係統與庫存係統是相互連接的,後台電腦係統能夠整理出店鋪的每天、每周、每月的商品銷售排行榜。從中就可以看出每一種商品的銷售情況,調查其商品滯銷的原因,如果無法改變其滯銷情況,就應予以撤櫃處理。經營者在進行撤櫃處理時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對於新上櫃的商品,往往因其有一定的熟悉期和成長期,不要急於撤櫃。二是對於某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能因其銷售額低而撤除。它的主要作用不是盈利,而是通過此類商品的銷售來拉動店鋪主力商品的銷售。

(二)商品貢獻率

單依靠商品排行榜來挑選商品是不夠的,還應看商品的貢獻率。銷售額高、周轉率快的商品,不一定毛利高;而周轉率低的商品未必就是利潤低。沒有毛利的商品銷售額再高,這樣的銷售也作用不大。店鋪要想長期生存下去,就應當銷售有利的商品,沒有利潤的商品短期內可以存在,但是不應長期占據貨架。商品貢獻率能夠幫助企業找出利潤率高的商品,並增加其銷售量。

(三)損耗排行榜

損耗排行榜這一指標是不容忽視的,它將直接影響商品的貢獻毛利。例如,日配商品的毛利雖然較高,但是由於其風險大,損耗多,可能會得不償失。如果店鋪的銷售在某一地區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由於商品的破損特別多,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最後惟一的辦法就是,提高商品價格和協商提高供貨商的殘損率,否則就將一直虧損下去。店鋪經營者應少訂購損耗大的商品,同時應由供貨商承擔一定的合理損耗。如果商品的損耗是由商品的外包裝引起的,應當及時讓供貨商予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