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有效的商品規劃(2)(3 / 3)

店鋪經營者在進行店鋪定位時,需要先確定店鋪的目標顧客,即分析周圍人群的收入水平、年齡結構、文化層次、生活習慣。還要詳細研究周圍同行的情況。在商業區開店,應突出新穎獨特的個性,盡量與其他店鋪形成互補之勢。同時,還可以結合經營者的個性,給店鋪做好檔次及品位的定位。

(二)店鋪資源分析

任何店鋪的資源都是有限的。經營追求的目標就是在資源一定的情況下利潤最大化。流動資金決定了商品庫存的上限,營業麵積決定了商品品種的上限,員工的數量決定了工作時間的上限等。店鋪資源分析有利於經營者認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三)商品相關性分析

不同商品的銷售有其相關性,女裝可以帶動化妝品的銷售,小食品可以帶動兒童玩具的銷售等。對商品相關性分析還沒有成熟的理論,可以通過顧客管理分析兩種商品被同時購買的概率,提供一些準量化的參數。要充分分析這種相關性,既不能隻經營某種高利潤的商品,也不能因“大而全”而影響了特色。良好的搭配可以相得益彰,相互促進。

(四)供貨商的選擇

店鋪經營者應慎重選擇供貨商,考察其信譽、品牌美譽度等,對其產品的個性、是否流行、價格透明度等也要詳細了解。對付款方式、售後服務、交貨周期、庫存保護等更需要詳細磋商,一旦決定合作,應簽訂書麵合同。對於代銷商品和引廠進店的供貨商,為規範其行為,使之與店鋪合拍,經營者應向其宣傳店鋪的企業文化、經營理念。

(五)適時調整商品結構

店鋪經營者應隨時監控內外情況的變化,對商品結構及時調整,使其適應當前情況。對供貨商的調整可以隨時進行,為避免引起顧客產生不安全感,經營者對整個大結構的調整不應過頻。一般來說,調整商品結構應參考以下因素:一是季節變化導致的商品需求變化;二是根據經濟環境的變化調整商品結構,三是同行競爭對手的商品結構調整。

總之,確定商品結構應抓住上述要點,它們對於確定合理的商品結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店鋪經營者在確定商品結構時,應兼顧以下幾個要求:

(1)適合顧客對商品的選擇。經營者要根據所在地區特點和目標顧客對各類商品的選擇要求,確定商品構成比例。

(2)實現商品銷售規模和經濟效益。經營者應正確處理商品結構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商品結構與商品利潤率之間的關係,二是商品構成與商品周轉速度之間的關係。

(3)適應地區特點和經營條件。經營者應確定商品檔次的經營比例,以適應不同地區的不同狀況。

五、利用商品目錄規範商品結構

商品目錄是店鋪根據本企業的銷售目標,把應該經營的商品品種,用一定的書麵形式,並經過一定的程序固定下來,作為店鋪製定商品購銷計劃及組織購銷活動的主要依據。它是店鋪在商品經營範圍內確定商品結構的進一步具體化和規範化。商品目錄包括經營商品目錄和必備商品目錄。

(一)經營商品目錄的製定

經營商品目錄是店鋪經營範圍和方向的具體落實。經營者在製定經營商品目錄時應考慮到很多因素,包括商品貨源和市場變化,顧客購買習慣和要求,店鋪的經營能力和商品的關聯性,本店鋪的經營特點和鄰近的競爭者的經營特點等。在明確這些因素的基礎上,為便於有計劃地組織購銷活動,經營者應逐一對商品進行分析排隊,逐類地確定應該經營什麼商品品種,經營到何種程度,並應具體列明常年和季節商品的詳細品種、規格、質量,並規定花色及品種數量。

經營品種的粗細程度應根據商品特征和顧客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來說,特征簡單的商品可以粗一些,特征複雜的商品則要細一些。此外,還應盡量避免粗而籠統或細而繁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