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有效的商品規劃(2)(2 / 3)

在明確合理商品結構作用的基礎上,經營者還應把握商品結構的主要影響因素。影響商品結構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種。

(一)商品生產發展

商品生產的發展是影響商品結構的主要因素之一。商品生產的發展越快,新舊商品交替運動越頻繁,商品生命周期也就越縮短。零售店鋪經營者應時刻注意這種變化對商品結構帶來的影響,擴大新商品的經營比重,淘汰不適應市場需要的老商品和滯銷品。隻有這樣,才能不斷更新和調整商品結構。

(二)消費結構與消費習慣變化

消費結構和消費習慣的變化也會對商品結構造成影響。隨著顧客購買力的提高,顧客的需求不斷變化,這種變化既反映為顧客對商品數量需求的增長,也更多地表現為消費結構和愛好習慣上的變化。因此,店鋪經營者應預測這種變化趨勢,製定和調整迎合消費者的商品結構。

(三)商品季節性

很多商品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季節性商品在不同時期內經營比重不同。適應生產季節或消費季節的需要,調整各個時期的比重,合理的商品結構具有保證顧客需求和防止過季商品積壓的雙重作用。

(四)鄰近地區同行業經濟商品構成和顧客構成的變化

商品結構還受到鄰近地區同經濟服務商品構成和顧客構成的影響。店鋪經營者應按照經營分工調整自身的商品結構,發揮經營特長。當顧客構成發生變化時,需要調整某些商品構成。

(五)經濟條件的變化

經濟條件的變化,如經營規模擴大或縮小,人員增加或減少,社會風氣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國家某項政策的實施,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等,都勢必要求店鋪相應地調整商品結構,增加或減少所經營的商品種類。

三、合理商品結構的積極作用

商品結構在店鋪銷售管理中居於樞紐位置,銷售目標能否圓滿完成,經濟效益能否順利實現,關鍵不在於經營範圍而在於商品結構是否合理,商品結構合理,才能有效提高銷售管理。

合理的商品結構的積極作用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有利於實現店鋪的銷售目標

合理的商品結構是實現店鋪的銷售目標,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基礎。店鋪經營者滿足消費需要的程度如何,關鍵在於有沒有適合目標顧客需要的商品,不僅要保證基本需要、共同性的需要,還要向顧客提供選擇條件,保證不同的需要。不合理的商品結構會導致商品比例失調,阻礙經營目標的實現,並且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

(二)有利於加強商品經營計劃

店鋪組織商品購銷存活動,必須研究確定商品結構,以保持合理的比例關係。以商品購銷存的比例關係來看,應以銷售比重為中心,掌握進貨比重和庫存比重,達到購銷存之間的平衡。為使商品結構合理,經營者應研究確定並經常分析三者之間的比例關係。

(三)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益

合理的商品結構可以有效利用經營條件,提高經濟效益。因為合理的商品結構可以使經營者按照商品構成比重,合理調配人力、財力、物力,集中力量加強主力商品的經營,突出經營特色,發揮經營優勢。同時,又督促經營者通過對商品結構的檢查分析,及時調整和完善商品結構,以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

四、確定商品結構的要點

店鋪經營者隻有把握確定商品結構的要點,才能確定合理的商品結構。確定商品結構可以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一)店鋪定位

店鋪位置決定了商圈,是商品結構規範的前提。美國經濟學家威廉·雷利針對如何策劃商圈提出了雷利法則:

Dab=d/[1+spit(Pb/Pa)]

Dab表示A城區商圈購買圈的限度,d表示A城區距B城區的距離,Pa表示A城區的人口總數,Pb表示B城區的人口總數。例如,A、B兩區相距15公裏,A區的人口有4萬人,B區的人口有1萬人,Dab=15/[1+sqit(1/4)]=10公裏。根據雷利法則可知,10公裏內就是在A區內商場的商圈購買圈,距A區10公裏處的顧客,到A、B區購物的可能性均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