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有效的商品規劃(1)(3 / 3)

在現實經營活動中,有些品種購買者和使用者不一致,如男性內衣、兒童用品,購買者以家庭主婦居多。有些品種使用者和購買者一致,如西服、女性用品、化妝品等,購買者和使用者基本一致。

家庭形態的差別,如三口之家、多口人家庭或者是單身生活,也會使購物行為產生很大的差異性。收入水平、學曆、年齡等因素是傳統的顧客分類的特征。在實際的購物過程中,性別、家庭中的角色、家庭形態、居住區和工作地點等因素更具有現實意義。

2商品用途分類

按用途分類一個關鍵是用途分類和價格帶結合考慮的問題。購買頻率較低,更新速度慢的耐用消費品以高質量、略高價格為宜。日常生活需要的,購買頻率較高的品種以廉價、必要性商品為佳。因為店鋪銷售量大,周轉速度快,可通過薄利多銷方式取勝。

如體育用品,既有常年從事體育活動,需要購買一定標準以上體育用品的消費者,也有一月隻鍛煉一次或兩三次,對體育用品規格和品牌沒有特別要求的消費者。如果能夠圍繞兩種不同類型的用途確定合理的價格帶,開發品種,就能更好地適應消費者的需要,從而提高店鋪的銷售額。

(五)根據經營管理商品角度分類

1按銷售順暢程度劃分

分為暢銷商品類、平銷商品類、滯銷商品類和冷貨商品類,或分為正常銷售商品和有問題商品。這種劃分能迅速給店鋪提供各類商品的銷售狀況,便於店鋪及時發現商品對市場的適應程度,及時調整購銷過程。

2按商品質量價格的水平劃分

分為高檔、中檔和低檔商品類。商品檔次與商店形象密切相關。

3按經營重要程度劃分

分為主營商品類、一般商品類和輔助商品類。主營商品在銷售額中占主要比重,店鋪的經營特色主要由它體現出來,是店鋪利潤的主要來源。一般商品是店鋪為了配合主力商品的銷售,滿足顧客的連帶需要。輔助商品是店鋪為了吸引顧客,提高店鋪規格,促進主力商品和一般商品銷售的商品。輔助商品隻占整個銷售額的一小部分,但卻是必不可少的。

三、如何進行商品分類

許多店鋪認為商品種類越多,店鋪就會越完美,於是都會想方設法在店裏擺上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商品。

其實,完美的店鋪不是種類的堆積,店鋪必須考慮自己店裏目前已經有哪些商品,怎麼分類,是否已經有確實的分類計劃。隻有有計劃、有步驟地按照店鋪實際情況,對商品進行合理分類才是最明智的。商品分類計劃從經營理念開始。

分類的最初步驟是,根據經營理念,將所出售的商品大致分為幾個部門,然後再從各部門中各自分組,各組再細分為幾個小項目,最後在小項目中再細分為單品。因此,商品的分類是從整個店鋪的經營理念開始,然後沿著部門→組→項目→單品的步驟進行的。下麵以男士服裝專賣店為例來進行說明。

(1)根據經營理念,在商品部門可分為套裝、外套、夾克、褲子、上衣、襯衫、領帶和內衣等。

(2)在各部門進一步依材質及商品特性(如高雅、輕便)等,再適當地分組。在商品特性之下,將各組的商品種類進一步細分,如高雅組的套裝又可區分成正式西服和休閑服裝兩項。

(3)單品,如米黃色純羊毛,價值1500的一件西服上衣,尺寸“L”。

當然,店鋪可根據本店的特征,靈活地運用這種分類法。如可以在商品部門中再增加一項“品牌”,或將單品以價格區分。總之,店鋪要從方便自己分類的角度出發。

許多店鋪之所以會呈現商品擺放淩亂、銷售管理混亂的現象,大都是缺乏其中的某項步驟所致。具有這類特征的店鋪通常沒有或者不清楚自己的經營理念和店裏最具吸引力的商品。店鋪要想很清楚地找到最受歡迎的商品並弄清其銷售情況,就必須按照這幾個步驟對商品進行分類。

另外,店鋪也可利用VP(視覺呈現,Visual Presentation),清楚地表現想要賦予單品的特征,培養下一個受歡迎商品的視覺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