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店鋪市場調查與預測(5)(1 / 3)

2從行業的角度看

(1)現有競爭者。現存的直接競爭店鋪。

(2)潛在競爭者。正準備加入行業的潛在競爭者。

以上對象都是店鋪的競爭者,必須深入分析才能真正了解最直接的競爭者是誰,最重要的競爭者是誰,現有的競爭者是誰,潛在的競爭者又是誰。

店鋪還須了解競爭規模即競爭者的數量,這是決定自己是否要參與競爭的主要依據。如果競爭場裏的競爭者比較多,競爭超飽和,處於競爭過度狀態,那麼這時進入就對自己不利。如果競爭場裏的競爭者比較少,競爭不足,那麼這時進入對自己有利。

(二)競爭者的目標分析

在分析了競爭者的類型後,店鋪經營者接著應該分析的是,每個競爭者在市場上尋求什麼?什麼是競爭者行動的動力?即競爭者的目標是什麼。最初經營者推測,所有的競爭者都追求利潤最大化,並以此為出發點采取各種行動。但實踐證明,這種假設過於簡單化。因為不同的店鋪對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各有側重。有些競爭者更趨向於獲得“滿意”的利潤而不是“最大利潤”。盡管有時通過一些其他的戰略可能使他們取得更多利潤,他們也會按照自己的利潤目標,放棄能獲得更多利潤的機會。

所以店鋪應當明確,競爭者雖然都會關心自身的利潤,但他們往往並不把利潤作為惟一的或首要的目標。在競爭者利潤目標的背後,常會隱藏著一係列目標的組合。因此,店鋪應該了解競爭者對目前盈利的可能性、市場占有率的增長、資金流動、技術領先、服務領先和其他目標所給予的重要性權數分別是多少。了解了競爭者的這種加權目標組合,店鋪就可以了解競爭者對目前的財力狀況的滿意程度,對各種類型的競爭性攻擊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等等。如一個追求低利潤領先的競爭者對於其競爭對手增加廣告宣傳所做出的反應不會很強烈,但如果發現競爭對手也降低了利潤,其反應則會非常強烈。

店鋪還必須對競爭者進入新的產品細分市場的目標進行跟蹤了解。若發現競爭者開拓了一個新的細分市場,這對店鋪來說也可能是一個發展機遇;若店鋪發現競爭者開始進入本店鋪經營的細分市場,這意味著店鋪將麵臨新的競爭與挑戰。店鋪要想爭取主動,有備無患,就應該對市場競爭動態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三)競爭者能力分析

對競爭者的能力進行分析,即分析其競爭能力的優勢及弱點,然後再製定相應的對策,是店鋪在競爭中爭取主動、避實就虛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競爭者的能力分析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

1對財務能力的分析

指從資產、資金的角度去分析競爭者的競爭能力。資金籌措能力的分析、資產運營狀況的分析、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是財務能力分析的主要內容。競爭者的籌資能力越強,資產運營狀況越好,盈利能力越強,則其競爭能力就越強,對本店鋪的威脅就越大。財務能力的分析主要應從競爭者的財務報表以及金融市場上競爭對手股票、債券的發行和交易情況去分析了解。也可通過向顧客、供應商進行第一手營銷調研來增加對競爭者財務能力的了解。

2對銷售能力的分析

分析競爭者銷售能力可從以下三個方麵著手:

(1)可分析競爭者在市場上的影響力。通過市場調查,觀察其市場份額及在顧客心目中的地位如何,其經營的商品、店鋪形象是否已在消費者心目中有相當大的影響,顧客的意見如何。通過對這些情況的了解,就可對競爭者的銷售能力有一個大致了解。如果競爭者經營的商品已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其品牌和店鋪形象已深入人心,則說明競爭者在社會上影響力大,有較強的銷售能力,與其進行競爭的難度相對較大;反之,如果對手的社會影響力小,則對本店鋪造成的壓力就相對較小,本店鋪在競爭中擴大份額的機會也就相對較多。

(2)可分析競爭者的進貨渠道。觀察其主要是通過什麼渠道進貨,是直接進貨還是間接進貨,其供應商的整體能力如何等。通過對競爭者進貨渠道的分析,可以為本店鋪設計進貨渠道提供參考,從而爭取更低進貨成本,提高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