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店鋪市場調查與預測(4)(3 / 3)

(3)商品聲譽。顧客經常把商品聲譽作為商品質量的代指標。他們通常會將各種品牌商品的聲譽進行分析比較,給予名牌產品、獲獎商標更高的評價。

(4)價值層次。一般來說,顧客對滿足較低層次需求的商品,側重於價廉物美;而對於滿足較高層次需求的商品,象征性價值是顧客最重視的方麵。

4購買決策

顧客通過對可供選擇的商品的評價,一般會形成對某件商品的偏好和購買的意向。但是,受以下三個因素的影響,顧客不一定實施或立刻實施其購買決策:

(1)無法預料的情況,如果出現家庭收入減少,急需在某方麵用錢或得知準備購買的商品不盡如人意等意外情況,也會改變顧客的購買意向。

(2)周圍人的態度,如果對他有影響的人堅決反對購買,他就很可能改變購買意向。

(3)預期風險,如果所選商品購買程序複雜、價格昂貴使得預期風險較大,顧客可能為了避免或減少風險而暫不實現甚至改變購買意向。

所以,以顧客對品牌的偏好和購買意向為依據推測購買決定並不十分可靠。

另外,購買哪種品牌,在哪家商店購買,購買量,購買時間,貨款的支付方式也都是顧客的具體購買決策,店鋪必須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

5購後反應

通過實施購買,顧客取得了商品,可以任意使用或占有支配這些商品。不管是使用消耗還是供欣賞,顧客都能獲得某種感受,這種感受狀態就是績效。顧客將對這些績效與購買前的評價選擇標準進行比較,得出購後評價。由於參與評價的往往不隻是使用者一人,因此評價商品的標準與前麵選擇商品的標準可能會不一致。顧客可能從所購商品中發現或獲得意外的優點,使得績效大於期望,這時顧客非常滿意;顧客還可能是獲得的績效小於期望,這時顧客不滿意。對於前者,顧客不僅願在今後的收集方案時作為經驗重複選擇,還會推薦周圍顧客進行購買,起到店鋪義務推銷員的作用。對於後者,顧客除自己今後絕不再買外,還可能作為影響者,提醒周圍顧客謹慎從事,切勿上當。實際上,每一個顧客都是某些商品的評判員和宣傳員,店鋪應十分重視顧客的購買反應,並以此調整經營策略。為了消除顧客購後疑慮和不滿,很多店鋪都實施了服務承諾以保證顧客購後反應良好。

前麵介紹的是顧客行為的一般模式,而具體到每一位顧客身上,他們的行為會有很大差異。如有的顧客不經過商品選擇,就直接進行購買;有的顧客可以通過別人贈送,不需購買而滿足自己的消費需要;有的顧客做出選擇決定時,又改變主意不買了,等等。而且由於顧客所處環境的不同,即使是經曆了相同階段的顧客,各自的心理活動過程也是千差萬別的,因而導致其行為的各不相同。

二、競爭者分析

與其他類型的企業相比,店鋪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店鋪的經營活動不僅受到顧客需求方麵的影響,還要受到店鋪之間相互競爭的驅動。

了解競爭的性質、形式和類型,分析自己的競爭對手的情況,對店鋪來說是十分必要的。隻有這樣,店鋪才能製定出一係列具有殺傷力的銷售策略。

(一)競爭者類型分析

在分析競爭者之前有必要分清競爭者的類型:

1從市場的角度看

(1)品牌競爭者:即以不同的品牌、相似價格向同一顧客提供相似的商品的店鋪,如各類品牌休閑裝經營店。這是最直接的競爭者。

(2)形式競爭者:即提供同類或者類似商品,但商品形式不同的店鋪。這是直接的競爭者。

(3)類別競爭者:即提供不同種類的商品,但能夠滿足顧客同樣需要的店鋪,如水果店、麵包店、糖果店等,這是間接的競爭者。

(4)欲望競爭者:即提供不同商品,滿足顧客的不同願望,與本店鋪爭奪同一顧客購買力的店鋪。這是最間接的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