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成功銷售員的流程銷售法(2)(1 / 3)

除了利用原有的客戶以外,還要善於拜訪陌生人,開發新的客戶源。做陌生拜訪,隨時隨地都可以,比如買菜、逛商店、買花,即使在醫院都可以實實在在地做成保險,潛在的準客戶就在你身邊,隻要你勤於發現與發掘。如果能夠借助他人的介紹,可使的工作事半功倍。

有時報紙、雜誌上會登出需求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以順利地找到目標客戶。報紙、雜誌上登載的某些消息,如新公司的成立、新商店的開業,也是很重要的。

這些公共情報的來源是很多的,並且他們都是公開的。現有房屋的名單,可為房屋供應商、殺蟲劑和家具供應商提供目標客戶。稅收名冊也有助於確定一定財力範圍內人員的名單,可向他們推銷諸如汽車一類的產品。通過電話聯係、直接郵寄或私下接觸,都可以尋求目標客戶。

美國有一位名叫貝特格的保險營銷高手,曾一度陷入生意的困境,很煩惱。但他走出困境的方法很獨特:他初入保險業時也是躊躇滿誌,無限熱愛工作,可業績一直不佳,他因此灰心喪氣,欲就此放棄。某周末的早上,他苦苦思索問題的根源,並決定如果理不出什麼頭緒來的話,就幹脆辭工改行。那天早上,他自問自答了這樣幾個問題:

1.問題到底是什麼?

他回憶,有時在與客戶洽談一單業務時,似乎進展非常順利,但往往在要落單的節骨眼上,客戶卻突然就此打住,說下次有時間再麵談。而恰恰就是這些所謂的下次麵談,耗費了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使他產生一種挫敗感。

2.問題的根源在哪裏?

他有個好習慣,喜歡做工作記錄。於是,他拿出最近12個月的記錄,作了一番統計分析,得出的結果使他茅塞頓開。他發現自己的生意有70%是在首次與客戶的洽談中一次成功的,還有23%的生意是在第二次洽談中拿下來的,隻有7%的生意卻需要在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或更多次的洽談之後才能成交。而正是這7%的生意把他搞得筋疲力盡、狼狽不堪。也就是說,他幾乎每天都要花上半天的時間疲於奔命於這充其量隻占7%的生意額上,結果得不償失。

3.解決方案是什麼?

問題的根源一找到,答案似乎也就迎刃而解了。他立即快刀斬亂麻,把那些需要進行3次以上洽談的生意一筆勾掉。把由此節省下來的時間去專門挖掘潛在客戶。結果,他取得的業績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在很短的時間內,他的人均洽談成交額就翻了一番。

尋找潛在客戶並不難。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找不到改進工作、提升自我的方法,而是缺乏反省與思考。如果我們能像貝特格那樣勤於思考,又何愁找不到業績不高的“病因”,然後對症下藥呢?有時人們覺得無路可走,往往是因為不敢想、不去想,而非其他。

愛因斯坦曾說,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個人。“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記住“方法也是一種能力”,追求成本收益的最大化才是成功之本。

深入了解客戶的消費需求

開發客戶,必須從滿足客戶需求入手。有些客戶的需求很簡單,一眼即可看穿,有些客戶的需求則需要深入了解。隻有對症下藥,才能順利地敲開客戶的心門。

保羅是一家人壽保險公司的推銷員。當保羅按照電話中約定的時間與某公司的總經理史密特先生見麵時,史密特隻是淡淡地看了保羅一眼:“我想你今天還是為了那份團體保險而來的,對嗎?”保羅直接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對不起,打開天窗說亮話,公司不準備買這份保險了。”

“先生,您是否可以告訴我到底為什麼不買了呢?”

“因為公司現在賺不到錢,要是買了那份保險,公司一年要花掉1萬美元,這怎麼受得了呢?”

“除了這個原因,還有什麼其他讓您覺得不適合購買的原因呢?可否把您心裏的想法都告訴我呢?”

“當然,是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我們是老朋友了,您能告訴我到底是什麼原因嗎?”

“你知道,我有兩個兒子,他們都在工廠裏做事。兩個小家夥穿著工作服跟工人一起工作,每天從早上8點忙到下午5點,幹得不亦樂乎。要是購買了你們的那種團體保險,如果不幸身故,豈不是把我在公司裏的股份都丟掉了?那我還留什麼給我兒子?工廠換了老板,兩個小家夥不是要失業了嗎?”

真正的原因總算被挖出來了,開始時的所有理由隻不過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受益人之間的問題,可見這筆生意還沒有泡湯。保羅告訴史密特,因為他兒子的關係,他現在更應該做好保險計劃,讓兒子將來更好地生活。他倆一起把原來的保險計劃做了修改,使他兩個兒子變成最大的受益人。這樣一來,無論父親還是兒子,哪一方發生意外都可以享受到全部的好處。形勢發生了逆轉,史密特接受了保羅的建議,當場簽下了1萬美元的保險契約。

正如保羅所做的那樣,深入了解客戶的消費需求,是為了找到客戶真正的需求點,以此為突破口,才有可能成功說服客戶購買自己的產品。由於客戶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以及消費知識和經驗的差異,他們在購買商品時,有不同的購買動機和消費需求,因此,他們所要求得到的服務也不同。麵對每一位客戶,推銷員都要細心觀察,熱情、細致地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服務。這種周到、細微的針對性服務是建立在深入了解客戶需求的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