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G管理模式 (1)(1 / 3)

背景介紹

管理模式是對管理實踐活動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並以此形成企業固有的思維方式和運作規則,是企業經營製勝的有效工具。眾多的企業在經營管理實踐中,總試圖找出某些規律性的東西,然後找出一套公認的權威理論,來對企業存在的方方麵麵的問題下個診斷,刻板地套用其中的公式,予以糾偏,以期產生預想的效果。然而效果往往不理想。因為,一種通常意義上的管理理論並不能醫治百病而一朝永逸地拯救企業。

G管理模式即“標準化管理模式”,是通用性的,是“人、製度、創新”的模式。既然是標準化的模式,應能夠基本上總結出企業管理中具有共性的方麵,管理實踐可以千差萬別,管理環境可以變化莫測,但管理思想在一定條件下卻具有普遍性,隻有在此科學管理思想的指導下經營企業,企業方能獲得成功。

G管理模式是通過對中西方管理思想和中外著名企業成功和失敗經驗的較全麵研究,結合中國特有的文化積澱,極力想構建的造就中國卓越企業的管理模式。G管理模式認為,人是企業中最重要的資源,是企業管理之本,製度是企業管理之法,創新是企業管理之源。人本管理使企業能夠存在,製度管理使企業能夠發展壯大,創新管理的企業經久不衰。G管理模式是在多維博弈人性假設基礎上對管理理論和管理實踐進行思考後提出的一套管理模式。

多維博弈人性假設認為,管理行為人(可能是管理者,也可能是被管理者)的人性表現具有多維性,在特定的管理場中,管理行為人根據其他行為人的人性表現調整自己的行為取向,從而形成管理互動。這裏的“維”是指工作、生活、社交、愛情、家庭、事業等方麵,在這些方麵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行為表現。在特定的管理環境中經過數次調整即“博弈”,最終達到一種均衡。達到均衡以後,管理係統實際上就進入了穩定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管理極易產生惰性,要想改變這種狀態,G管理模式提出用“人+製度+創新”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係統中進行多維人重塑,進行製度變革,進行全麵創新,使管理係統在更高的層次上運行。因為管理過程就是管理者根據被管理者人性變化和管理環境的變化選擇管理方案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管理互動的過程。

課前小知識

您想知道什麼是G管理模式嗎

傳統管理模式G管理模式

假設前提:

主觀機械人生假設多維博弈人性假設

主要區別:

1多重報酬體係單薪考評製度

2人員流動陷阱動態穩定機製

3唯上升遷路徑專業資深職位

4股權資源配置股東優先整合

5顯在資源利用資源全麵激發

6剛性封閉戰略柔性開放戰略

7領導權威決策網絡科學決策

8管理困境應付量優境界追求

管理理論和管理模式的出發點是管理人性假設,隻有建立在科學的人性假設基礎上的管理模式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管理模式。G管理模式的整個理論體係是建立在“多維博弈人性假設”基礎上的。多維博弈人性假設是G管理模式的理論基礎和前提,也是迄今為止人性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他不僅可以應用於管理學理論體係中,還為經濟學、社會學、法學、政治學等領域的研究開辟了新的視角。

G管理模式的基本理論

G管理模式與傳統管理模式

G管理模式從八個方麵對傳統管理模式進行了反思與發展。

1報酬體係

傳統管理模式的報酬體係是由工資、獎金、福利等眾多因素構成的多重報酬體係,這種體製的弊端在於它的複雜性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者必須隨時準備耗盡心智應對各種不確定因素;G管理模式設計的報酬製度是單薪考評製度,這種製度可使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更加關注工作業績而非報酬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