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環境和汙染的治理。對內解決勞動保護,對外消除環境汙染。
(8)職工培訓。
職工培訓包括:對企業領導幹部、各類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工人的培訓,通過培訓職工在政治、技術、文化素質應達到的程度。
(9)職工福利的提高。
職工生產福利的提高包括:職工集體福利設施的增加,職工人均收入的提高。
(10)企業製度的變革。
企業製度的變革包括:實行公司法人製、股份製等。
(11)建立一整套行政管理模式。
3年度經營計劃
經營計劃隻有在充分研究市場之後才能製訂。
企業年度經營計劃是長期經營計劃分解後的具體目標,是實現長期經營計劃的保證。是
指導企業年度生產經營活動的綱領。年度經營計劃隻有分解到以下各部門,才有對各項工作
起到真正的指導意義。
(1)銷售計劃。銷售計劃,它規定計劃年度銷售產品(服務)的品種、數量、銷售收入、交貨期限和價格等。反映企業在產品(服務)上滿足社會需要的情況。它保證預期利潤的實現,是編製生產計劃和利潤計劃的依據。
(2)生產計劃。生產計劃,它規定計劃年度生產產品(服務)的品種、數量、質量、產值、生產進度、生產能力、企業對外協作關係等指標。反映企業生產規模、發展速度和生產能力利用情況等。生產計劃是編製其他如物資供應計劃、勞動工資計劃、設備維修計劃的主要依據。
(3)技術開發計劃。技術開發計劃,它規定計劃年度新產品開發和老產品改革,廠房建築的改造、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能源的開發設備更新改造等,並具體規定計劃年度企業在這些方麵的工作項目、開發方式、進度、工作量、技術經濟指標、費用、責任人等內容,反映企業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
(4)產品質量計劃。產品質量計劃,它規定計劃年度產品質量目標、質量指標、質量改進措施等。反映企業在產品質量上滿足社會需要的情況,以及企業在市場上產品質量的競爭能力。產品質量計劃是編製生產計劃、技術組織措施計劃、設備修理計劃等的依據。
(5)物資供應計劃。物資供應計劃,它規定計劃年度企業所需要的原材料、輔料、能源、設備、工具等各種物資的需要量、儲備量、供應量,以及供應的來源渠道和期限等。它是編製成本計劃、財務計劃的依據。
(6)設備維修計劃。設備維修計劃,它規定計劃年度機器設備修理的種類(如大修、中修、小修)、期限、工作量,以及備品備件的製造任務等。它是編製生產計劃的依據。
(7)勞動工資計劃。勞動工資計劃,它規定計劃年度勞動生產率的水平和提高程度,各類人員的數量,職工工資總額和平均工資水平,以及人員招收和勞動力流動等。它是編製成本計劃、財務計劃和職工培訓計劃的依據。
(8)成本計劃。成本計劃,它規定計劃年度企業的製造成本,即企業為生產商品和提供服務等發生的各項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商品進價和其他直接支出,以及企業為生產商品和提供服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分別規定商品(服務)製造總成本,主要商品單位製造成本。成本計劃是編製財務計劃的依據。
(9)職工培訓計劃。職工培訓計劃,它規定計劃年度基礎教育,基本的技術教育和訓練、管理培訓和技能教育以及思想教育的培訓目標、受訓崗位與人數、受訓期限、考核等。
(10)財務計劃。財務計劃,它規定計劃年度企業流動資產、固定資產、長期負債、短期負債、所有者權益、固定資產折舊、利潤、製造成本、費用以及財務收支等。它是以貨幣形式反映企業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的動態和成果。它既是其他各項計劃的綜合反映,又是編製其他各項計劃的依據。
(11)利潤計劃。利潤計劃,它規劃計劃年度企業利潤總額、稅後利潤、可供分配利潤和使用以及未分配利潤指標等。
(12)環境保護與安全生產計劃。環保投入,勢在必行。在編製總計劃時,一定要有這項計劃,它包括改善企業的內、外環境。對內改善工人勞動條件,對外治理汙染,對“三廢”進行綜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