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樹上的每個位置表示的都是正職。正職之下可設副職,副職與正職在同一個崗位位置上。
(2)雖然通過授權,副職可以對該部門有授權範圍內的指揮權,但該部門的領導責任仍然由正職負責。
(3)企業財務最高負責人,可以叫總會計師或叫財務總監,是這個原則的唯一例外,它有兩個上級:一是在財務上和財務製度上對董事長負責,或對上級財務機關負責;二是在行政上對總經理負責。
3逐級的原則
例如:總經理可以自己或通過其他檢查手段檢查企業各級人員的工作,但發現問題後,在正常情況下,一般不能越級更改下級的安排,而是向直接下級發出指示。下級對上級可以越級申訴不能越級報告管理人員必須知道在發布命令時,隻能沿指揮線逐級地傳達下去。
下列情況,可以越級:
(1)緊急情況
上級領導沒有找到他的直接下級,不能眼看著損失發生,即可越級指揮。
(2)直接下屬表示或實際上不服從指揮
直接下屬用種種理由不貫徹執行上級的指示,任何領導都有權越級直接指揮。
這種情況發生後,直接下級應該表示自己錯了或辭職。
(3)下級無力完成上級安排的任務。
(4)必要的情況下,進行整體指揮。
橫向聯絡係統
橫向聯絡係統的依據
1機構圖(局部):
以營銷部為例。
部門職能:
(1)部門名稱:營銷部(拓展部門)
(2)直接上級:總經理
(3)下屬部門:公關組、市場組、銷售組。
(4)部門本職:推廣公司業務。
(5)主要職能:
①公關:廣告、宣傳、形象記錄、企業形象塑造、聯係潛在客戶、促銷活動、禮賓。
②市場:市場調查、客戶調查、同業調查、環境調查、項目可行性分析;
③銷售:推銷、接單、簽署意向;
④參加合同條款的討論和簽約;
⑤協調客戶。
(6)兼管職能;
①值班;
②參加工程驗收。
3部門本職(舉例):
①辦公室:企業的辦公秩序及行政事務管理。
②財務部:企業的財和物的管理。
③人事部;為企業及時提供合格的人才和人力。
④采購部:采購所有企業所需物品。
⑤保衛部:保證企業的財產安全。
部門之間的運作原理
1各盡其職,各負其責
交通規則的基本原理是“各行其道”;
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各負其責”。
例如:采購部負責物品的采購;庫房管理員負責庫房的管理。
2相互服務,相互製約
企業內部按部門職能提供的服務,應與業務部門對客戶的服務同等標準。是考核該部門工作質量的重要依據。
例如,人事部門和用人部門之間在“用人”的問題上,相互的關係是:人事部門在編製、工資待遇、基本素質考核和背景調查方麵對用人部門有製約作用;用人部門在用人申請、推薦、專業考核和崗位確定上對人事部門有製約作用。二者互相製約再加上上級領導的批準可以大量堵塞用人上的走後門現象。
人事部門及時為用人部門提供合格的人才和人力,並保持崗位編製的穩定,這是一種服務。
3統一指揮,步調一致
不同部門職能不同,但都要在企業管理當局的統一指揮下采取步調一致的行動。
例如,一次人員考核,就要由人事部門和用人部門配合進行,甚至還需要保衛部門的配合,但可以由人事部門牽頭,或由某位總經理級幹部統一指揮。
4工作流程和工藝流程構成了企業自動化運作機製
例如,使用部門采購物品要按工作流程填寫采購申請單,由部門經理簽字後交采購部詢價和選定供貨單位並報財務部,財務部根據預算進行審查批準並備款後交總經理批準,總經理批準後交回采購部門進行采購。
5不同的職能部門內部有各自不同的運作形式和管理方式
例如,財務部門的內部運作形式和管理方式與公共關係部的運作形式及管理方式大不一樣。這是由於其工作內容不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