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血火抗戰 第六章 相持 第八節 轉折(八)(2 / 2)

郭泰祺心中泛苦,他是外交部長,這個問題理所當然由他來回答,可沒等他開口,蔣介石卻點名:“文革,你先說說。”

莊繼華心說,要按照前世的發展,日本遵守了蘇日中立條約,反倒是蘇俄在戰爭後期,撕毀了蘇日中立條約,向日本發動進攻,可現在不是有自己這個因素嗎?立高之助正在按照自己的部署推動對蘇宣戰,要是他成功了…..。

“這個還真看不明白,日本有北上和南下兩條途徑,不過我不認為,關東軍會大批南調,用來進攻我們,原因有二,首先關東軍是日軍的戰略預備隊,他不會輕易動用;其次即便日本不向蘇俄宣戰,但日本也絕不會坐視蘇德戰爭發展,如果德軍能攻克莫斯科,那日本向蘇俄宣戰的可能性將大增,一旦向蘇俄宣戰,關東軍將承擔主要攻擊任務。如果日本決定南下,那麼關東軍會被抽調到南洋,因為關內兵力已經無法抽調。”莊繼華顯得很謹慎。

“那我們應該怎麼作呢?”蔣介石又問這話時,沒有注意郭泰祺和陳誠何應欽的態度,這三人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他們幾乎同時意識到,莊繼華在蔣介石心目中的地位更高了。

“學生以為我們應該抓住時機解決新疆問題,另外近期不對日軍采取大規模進攻,專心整頓軍隊,在西北和湖南河南江蘇推行社會改革,此外,學生建議,在恰當時機,校長去美國走一趟,與羅斯福總統談談,請他擴大對華援助。”莊繼華認真建議道,丘吉爾在戰時數次與羅斯福見麵,結果英國得到最多的租借物資。

蔣介石沒想到,莊繼華居然會建議他去美國訪問,還要爭取與羅斯福見麵,當然擴大對華援助是他所希望的,但在這個時候出訪美國,合適嗎?

“委員長在這個時候不宜出訪,”陳誠首先表示反對:“不過應該派出重要人物去美國,我建議由夫人前去,讓夫人代表委員長,我相信羅斯福總統一定會理解的,對了,文革,可以陪同夫人前去。”

何應欽心裏暗笑,莊繼華這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被陳誠借力打力,逼到角落了,果然莊繼華一聽到陳誠建議他去,他頓時有些呆了。

“我看文革還不宜離開,”林蔚這時出麵幫了莊繼華一把:“貴州開發正在緊要處,他現在也同樣走不開。”

蔣介石微微點頭,出訪可以暫時放放,不過貴州開發確實到了緊要關頭,從蘇俄來的坦克工廠和火箭炮工廠大體完工,莊繼華報告大概七月中旬第一輛T34坦克就能出廠,八月底第一輛火箭炮就能出廠,之所以火箭炮要晚這麼一個多月,還是卡在運輸上,坦克廠的設備優先級別在火箭炮廠之前。

這兩個廠還不在貴州開發範圍之內,莊繼華在貴州主持建造的工廠的已經達到七十多家,雖然每一個的規模都不大,總量加起來卻不小,每年產量足以裝備二十萬人,而且基礎已經打上了,將來擴建就水到渠成。

此外由於采取外包加工,一舉解決了糧秣軍裝軍鞋等物資的緊缺,大後方每戶家庭都在為前線將士製作軍裝,這股風潮已經擴展到重慶的高級官員家庭,宋美齡領頭示範,劉殷淑等西南開發隊官員家屬緊跟其後,拿起針線,為前線將士縫衣成為重慶的流行時尚,社會風氣也因之好轉不少。

不過貴州開發的全部戰略目的還是沒達到,按照當初的估計,三年之後,要滿足五十萬人的需要,現在隻完成了五分之二,還需要咬緊牙關再加把勁。

莊繼華自己就更不想去了,他在貴州滇西雲南編練了三個軍,總兵力十三萬人,現在這三個軍已經完全成軍,安恩溥、黃伯韜、餘程萬分任三個軍的軍長,部隊裝備也全部更換為重慶造,隻是安恩溥的新編第九軍和餘程萬的邊界警察大隊人數稍微少點,隻有四萬人,不如黃伯韜的112軍足足有五萬多人。

不過現在莊繼華希望這幾個軍不用在緬甸上,日本人最好北上,進攻蘇俄。如此他就在西南保留了一個戰略預備隊。

如果說蘇德戰爭在重慶泛起一絲漣漪,在東京引起的就是軒然大波,德國大使正式要求日本履行三國軸心,配合德國從東方進攻蘇俄。

曆史在這裏發生扭曲。

呼喚月票支持..........

呼喚月票支持..........(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