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血火抗戰 第六章 相持 第八節 轉折(八)(1 / 2)

天邊隱隱發白,大地一遍沉寂,輕柔的風吹佛著布格河兩岸,成熟的麥子在風中輕柔的搖曳,空氣中充斥著陣陣麥香。朦朧的輕霧在河麵上漂浮,東岸茂密的樹林中,早起的飛鳥已經在林間歡騰,與之對應的是西岸卻寂靜無聲。這奇怪的現象讓哨兵很是警惕,他們擔憂的望著西岸。

天邊升起一遍閃爍的繁星,這遍繁星發出紅色光芒,迅速向東邊移動,天空傳來發動機隱隱的轟鳴聲,哨兵驚恐的看著大片閃爍著的星光迅速飛臨頭頂,這那是什麼星光,是大群飛機。哨兵起身就操哨所跑,可沒等他們跑出幾步,幾聲槍聲劃破淩晨的寂靜。

待到天明時,全是世界都知道了,德國向蘇俄宣戰,這是一場令人恐懼的襲擊,這是四百萬武裝力量對五百萬武裝力量的突然襲擊。

從冰冷的波羅的海到溫暖的黑海,長達一千多英裏的戰線上,穿著灰色軍裝的條頓青年,在鋼鐵縱隊的掩護下,在波蘭平原明媚的陽光下,向蘇俄縱深前進。

被擊毀的坦克,冒煙的村莊,倒斃的屍體,被這長長的縱隊拋在身後,蘇軍在地平線的盡頭繼續抵抗,爆炸聲隱隱傳來,鋼鐵縱隊凶悍的撲向蘇軍防線。

重慶得到消息時,襲擊已經進行了五個小時,蔣介石沒有立刻召集幕僚商議,而是首先召見蘇俄大使潘友新和軍事顧問團團長崔可夫。

潘友新和崔可夫還沒有得到國內的具體消息,但作為軍事將領,崔可夫很清楚這場襲擊的危害,紅軍的戰備還沒做好,大批部隊正在換裝,大清洗造成有經驗的軍官缺乏,部隊裏充斥著突擊提拔起來的將領,而對手德軍卻是這個世界上最訓練有素的軍隊。

“我們堅決支持貴國對德國侵略軍的抗擊,如果貴國召回軍事顧問團,我們深表理解。”蔣介石接到駐蘇大使的緊急電報後,首先想到的就是斯大林要召回軍事顧問團,其次就是蘇俄的軍事援助將急劇下降。

但他心裏又有些高興,要抵抗德國的進攻,斯大林勢必要集中全部力量,那麼對新疆的控製勢必削弱,他看到解決新疆問題的曙光。

潘友新和崔可夫恰當的表示感謝,不過崔可夫提出暫停迪蘭鐵路,雖然沒有收到莫斯科的命令,但現在這種情況,崔可夫估計莫斯科的命令很快就會到。對這個要求,蔣介石沒有拒絕。

“大使先生,崔將軍,迪蘭鐵路我們還要繼續修建,這是一條戰略鐵路,若我們擊敗日本,還可以用這條鐵路支持貴國,我們是不會忘記貴國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對我們的支持。嗯,我們將派出一個專家組,請將所有圖紙和設計方案,移交給我們的專家組,我們繼續修建這條鐵路。”

這個決定讓莊繼華非常讚賞,迪蘭鐵路不僅僅是為蘇俄向中國提供援助,而是為加強對西北控製修建的。但以目前國家的財政狀況,修建這條鐵路可行嗎?宋子文就堅決反對。

莊繼華和宋子文當著蔣介石的麵爭論起來,一個要求繼續修,即便慢點也要修;另一個則要求停工,待戰後再開始修。

“目前我們的財政根本無力支持如此龐大的工程,在美國發行債券募集的五億美元已經用去兩億,剩下三億,其中兩億用於軍費,一億準備在西北進行社會改革,此外還有修建川陝公路,擴建兵工廠,等等,資金本來就不足,完全拿不出修建迪蘭鐵路的款項。”宋子文非常冒火,衝著莊繼華嚷嚷。

“可是迪蘭鐵路已經修過了烏鞘嶺,最難的一段已經完成,隻需再加把勁就能到蘭州,為何要停下來?而且一旦停下來,數萬築路工人如何安置?財政困難不假,我建議發行鐵路債券。”

盡管莊繼華力爭,但蔣介石還是沒有同意繼續修建迪蘭鐵路,隻同意將迪蘭鐵路修到永登,這也就是說隻需要再修二三十公裏就行,而永登距蘭州還有一百多公裏。

與迪蘭鐵路相比,蔣介石更關心的是蘇德戰爭對中國的影響,老實說他心裏有種幸災樂禍的感覺,三年前,蘇俄食言,沒有提供直接武力援助,這件事他一直記在心中。但蘇德戰爭會對中國戰場產生那些影響呢?除了集結在東北的七八十萬關東軍外,還有什麼呢?

“日本會不會對蘇宣戰呢?”蔣介石拋出了他的第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讓參加會議的所有人都不敢輕易下結論,日本與德國簽有三國同盟條約,與蘇俄簽有中立條約,從國際法來說,蘇日中立條約解除了日本對德國的義務,但三國軸心對日本來說至關重要,英美對中立戰爭幹涉力度越來越大,日本需要三國軸心來威懾英美,所以答應德國要求的可能性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