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標準連鎖
在標準連鎖模式下,總店和分店實行資產一體化,分店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集中於總部,分店隻是總部的雇員而非所有者。總公司直接管理分店(適用於分店數目比較少、分布相對集中的情況),也可以設立三層管理層次,上層為公司總部,負責連鎖的整體事業,中層為地區總部,下層為各分店。
由於我國餐飲連鎖發展尚不成熟,因此標準連鎖的具體方式不盡相同。如上海“新亞快餐”在連鎖中就既采取過聯營的方式,也采取過租賃的方式。聯營方式是由公司與聯營方就勞動用工、工資分配、經營管理等問題進行協商達成協議。固定資產、流動資金均由新亞公司全額投資,連鎖店的經營管理、勞動用工、工資分配、幹部任免權均在新亞快餐公司。
租賃方式則由租賃方(新亞快餐公司)統包租賃費並全額投資,租賃企業的勞動用工、工資分配等權限均屬加盟公司。這兩種經營方式均可視為標準連鎖。
3、自由連鎖
自由連鎖實際上是一種橫向發展的合約係統,既可以由某一批發餐飲企業發起而組成批零一體化的合約關係,也可以由眾多的零售企業聯合組成一個具有采購和配送等功能的商業機構,為零售企業服務。
在自由連鎖方式下,成員店的所有權、經營權和財務核算都是獨立的,可以使用成員店各自的店名商標。但是,當自願連鎖店發展到合股建立一家能為成員店提供服務的商業機構時,使用不同店名商標的成員店將會轉換成使用統一店名商標的連鎖店。總店與成員店之間是協商和服務的關係。總店主要負責統一進貨和配送,各分店在盈虧、人事安排、經營品種、經營方式及經營策略上都具有很大的自主權。自由連鎖既具有連鎖經營的規模優勢,同時又能保持獨立小商店的某些經營特點。因此,對於中小企業眾多的地區來說,發展自由連鎖是比較合適的。自由連鎖具有較好的靈活性、轉換性和發展潛力,可以逐漸發展成為獨資連鎖或特許連鎖。但是不幸的是,自由連鎖的統一性較差,決策遲緩、組織不穩定、受地域限製較大,加盟店之間出現分歧的可能性較大,難以團結合作。
根據我國目前的狀況,發展自由連鎖的難度較大,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企業經營者缺乏持久的合作精神以及過多考慮局部的近期利益,所以這種方式在餐飲業中應用得較少。
連鎖經營的運作與管理
餐飲企業對加盟店的管理十分重要,它直接關係到連鎖經營的作用是否能有效發揮。例如,麥當勞特許連鎖的成功得益於兩點:一是對加盟店的嚴格管理,統一起模式,要求它們嚴格比照麥當勞,不得有一絲走樣;二是對加盟店的指導和幫助,收取授權費的同時要為加盟者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幫助加盟者成功。國內有些“老字號”餐飲企業也試圖學西式快餐搞特許連鎖,但卻不能從真正意義上領會特許連鎖的真諦,光為了打牌子,擴大影響,大肆兜售特許權和賺取授權費,卻疏於對加盟店的指導。服務與管理,許多分店缺乏有效的技術指導和培訓,產品質量低劣、服務不規範,嚴重影響連鎖集團的形象。
特許經營之所以需要管理,是因為特許經營給特許者餐飲企業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帶來一係列問題。例如餐飲企業要求加盟者按照自己的餐飲服務模式運作是一回事,而加盟者是否嚴格地這樣做又是另一回事;特許經營使得餐飲企業可以利用加盟者向顧客提供餐飲服務,但同時可能疏遠了餐飲企業與顧客的關係;特許者為了適應當地的具體情況(或本土化),需要給加盟者一定的自主性和靈活性,但這容易引起業務模式統一性的失控;特許者在一個地區盲目擴大加盟者隊伍,會造成加盟者之間的自相競爭,既損害加盟者的利益,又浪費特許者的網點資源,甚至造成整個地區特許經營的失敗。
因此,特許者對加盟者的管理十分重要。特許者對加盟者的管理,包括挑選合適的加盟者和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1、對特許加盟者的挑選
特許者和加盟者的關係非常重要,二者最好能夠默契合作,共同經營。所以在剛開始時,必須謹慎挑選加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