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某些節日為主題
不同的節日,尤其是地域性的節日往往都有典型的節日餐飲特色,因此,餐館可以節日為主題策劃各類美食節,例如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以及國外的聖誕節、情人節。
(3)以某種食品或某種烹飪方式為主題食品(或食品原料)是塑造餐飲差異的重要條件,餐館可以不同的食品(或食品原料)作為美食節的主題,例如“海鮮美食節”、“野菜美食節”、“全鴨席美食節”等。
烹飪方式指把原料和經過加工之後的半成品原料通過加熱和調味,製成不同風味的菜點時所選用的基本方法。世界各國和全國各地由於文化、曆史背景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烹飪方式, 包括爆、炒、炸、煙、浸、煎、燒、烹、烙、燴、涮、煮、蒸等。因此,餐館可以用這些不同的烹飪方法的差異性作為主題吸引,例如“沙鍋美食節”、“火鍋美食節”、“各式腦熏蒸點美食節”等。
(4)以某些古代菜點為主題我國五千年的悠久曆史給我們留下了五千年的飲食文化,也給我們留下了數不勝數的優秀菜肴、菜係以及烹飪方法。目前在我國比較著名的古代菜點有仿宮廷風味的北京仿膳、沈陽仿清宮菜、西安仿唐菜、北京譚家菜、山東孔府菜、南京隨園菜等。稍微高檔次的餐館可以根據曆史記載或民間流傳,以古代菜點文化為主題的美食節,例如“秦淮仿明美食節”等。
2、時間的選取。
任何一項美食節活動,無論規模多大、檔次多高,其持續時間總有一定限度,多數美食節活動集中在幾天或者一周、或半月,一般不超過一個月。如果美食節的時間過長,就已經轉變成為餐館一種固定的產品而不能稱之為“美食節”了。
關於具體時間的選取,可以遵照下列原則:·節假日期間:節假日是人們願意慶祝和娛樂的時光,所以是餐館舉辦美食推銷活動的大好時機。在節日開展美食節活動,需要對餐廳作特殊裝飾,烘托出節日氣氛,並且餐飲管理人員要結合各地區民族風俗的節日傳統組織推銷活動,使活動多姿多彩,進而使客人感到新鮮和歡娛。
·餐飲銷售淡季:美食節活動可以作為調節餐飲需求的一種手段,餐廳可在餐飲銷售淡季策劃舉辦各種美食節活動,增加客源流量和提高餐位上座率。多數餐館和飯店往往會選擇餐飲消費淡季舉辦各類美食節活動,這樣可以更加充分地發揮現有人力、物力和財力,避免季節性因素給餐館帶來的收益損失。而有的餐館為了協調場地和人力資源,往往將那些以酒水飲料為促銷主題的美食節活動安排在正餐之外的時間,如周末晚上、節假日的空餘時間等。·季節性美食節活動:餐廳可以在不同的季節中進行多種多樣的季節性美食節活動,這種美食節的推銷可根據客人在不同季節中的就餐習慣和在不同季節上市的新鮮原料來計劃,最常見的季節性美食節是時令菜的推銷。
3、形式的確定。
美食節活動本身就沒有什麼固定的形式,因此餐館和餐廳可以采用各種靈活方式組織策劃各類美食節。例如,民間餐飲、宮廷餐飲、仿古餐飲、異國餐飲等不同的主題;用古典的、浪漫的、現代的、懷舊的、華貴的等不同的環境布置;以獨立承辦、聯合承辦等不同的組織方式舉辦美食節。
餐館在組織策劃各類美食節活動時,可以根據美食節活動內容上的豐富性,根據市場客觀形勢、行業競爭態勢、飯店供需現狀、市場資源情況等選擇不同主題、不同活動方式。
4、舉辦美食節應該注意的問題。
應該說,舉辦美食節的思路是非常廣闊的,餐館可以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方式舉辦各種美食節,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麵確定美食節的主題。但在具體確定美食節主題的過程中,餐館的管理人員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美食節主題要符合餐館和飯店自身的檔次和規格:舉辦美食節是對整個餐館各個部門的考驗,同時它對餐館的組織、管理、服務、生產、協調能力等各個方麵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餐館應當選擇與自身規模、檔次和服務管理水平相當的美食節主題,從而保證美食節的順利進行。不要盲目的隨波逐流,否則會導致美食節活動的失敗,從而使餐館遭受財務和形象等方麵的損失。第二,美食節主題要與餐館和餐廳的形象一致:舉辦美食節的目的在於樹立和強化餐館的形象,增加餐館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進而增加整體銷售收入。因此美食節的舉辦應當與餐館已經形成或者正在形成的形象和主題一致,謹慎的選擇美食節主題。例如,在五星級飯店的餐廳舉辦“家常菜美食節”,以及在一般的酒樓舉辦“法國大餐美食節”都與其自身的規格不相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