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的企業,都非常重視市場調查的工作。許多企業專門設有市場調查機構。他們的做法是,將市場調查的結果按標準的工作程序進行彙集、處理,提供給決策和生產管理部門。
企業市場調查的內容涉及麵廣,凡直接或間接影響市場營銷的信息、資料都極有價值,都應加以搜集和研究。市場調查的出發點有兩個:一是企業作為買方,調查原材料、技術及其他購入商品的市場;二是企業作為賣方,調查生產產品的營銷市場,即買東西是否買貴了,賣東西是否賣便宜了,這是最基本的調查。再深入一點,還應該調查這兩種市場的環境、發展趨勢等,以便提前作出決策,避免由於無知帶來損失。
市場調查一般采用問卷形式,最好輔以抽獎措施以吸引消費者填寫,要知道是你向人家索求信息,而不是人家求著把信息告訴你,所以問卷必須禮貌,不要讓消費者一看到你的問卷就來一肚子氣。
現在也流行一種“隨意收集信息”的方法,西方的經營者們很時興在咖啡館、餐館獲得信息。美國一些公司的領導們都習慣早晨上班之前,在餐館一邊吃早餐一邊閑談,用這樣的形式就交流了信息。被稱為世界“假發之父”的香港富豪劉文漢,就是靠餐桌上的一句話獲得信息發家的。人們相信:信息隻有在你需要它的時候才能弄到。如果你不需要,信使就不會給你,信息本身也無計可施。如果你在饑餓狀態睜大眼睛四處尋找,信息就會很自然靠近你。如果能調動起經常活躍在用戶周圍的推銷員和市場調研員的情報意識,就有可能比其他企業更早地獲取有價值的情報。比如通用汽車在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的前一年即1972年就從世界各地的情報網中獲得了能源價格在近期可能上升的可靠情報,並給予充分重視。於是從1973年4月起,通用汽車就實行了降低燃料費的適度計劃,同時采取了將車身內鐵製的一部分用塑料、鋁合金代替,生產輕型汽車的計劃。
領導者要懂得利用信息
在堆積如山的情報中,無論如何一定要比別家公司更早、更確切掌握銷售額。有時為了與別家公司作戰,不妨自我吹噓一番。即使是吹噓也不可輕易地棄之不顧,因為必要時還要尋找謠傳形成的原因。總之,隻要獲取一個情報便可搜集到其他相關情報。把觸角伸向每一個角落,並把搜集到的情報加以組合,當作必要的情報。至於情報的選擇,倒不局限於一開始就搜集到高質量的情報。
自然就情報而言,“質”比“量”重要,而“質”符合需要才最可貴,現場是獲得非語言係統情報的場所,所謂現場主義即直接從現場獲得靠理論、靠現成的數字和文字所得不到的情報。通過這種方法得到的情報,很容易成為預測可能性和當機立斷的過硬材料,如果僅僅注意擺在桌子上的數字和文字材料,不論怎樣全神貫注,大概仍舊會上大當,吃大虧的。
應該注意到,公共關係也是搜集資料的重要方法,這是因為公共關係是協調和改善企業對內對外關係,使企業的各種行為符合公眾的需求,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並謀求公眾對企業的了解,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必要手段。有了良好的企業內外關係,就可以疏通更多的信息渠道,從而獲得及時、有價值的信息。
捕捉信息是企業經營和製造商們的生存之道和生財之道,沒有靈活的頭腦和閃電式的思維,是無法適應日益激烈的商戰的。布朗—弗曼公司是一個享譽美國的製酒公司。1987年一次水產會上,弗曼公司的采購員巧遇一位乙醛生產商,得知對方的公司正在考慮用生產乙醛的下腳料辦一個水產養殖場,采購員立刻想到布朗—弗曼公司每年製造威士忌酒都要留下一萬多噸的沉積物,都是糧食的下腳料,但都當廢料拋棄了。製酒過程中的大量沉積物——本可以養魚,也白白浪費了。他立即將這一想法上報公司,建議公司將製酒留下的沉積物用來養魚。他的建議馬上得到公司的采納,並委托他做這個方麵的全權負責人。他經過摸索,提出一套密集型喂養方法,使養魚獲得了空前的豐收,也使公司發了一筆額外的小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