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激增、國際國內經濟交往與聯係日益密切的現代商品經濟條件下,信息就等於財富。可以說,隻要掌握了信息,就等於在激烈的商戰中掌握了能夠出奇製勝的先機。選信息對於經營猶如情報對於戰爭。沒有確切的情報,部隊就會陷於被動、寸步難行;而同樣,沒有可靠的信息的話,那麼,無論在商業還是其他活動中,企業的經營策略都很難充分發揮作用。因此,及時地掌握最新的信息,並巧妙地用之於各種談判、洽談等商業活動,是一個有水平的經營者應有的基本功。那種閉目塞聽、持保守經營觀念的經營者們在這個變革時代將寸步難行。所以,若要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人,就必須在商場上做到“手眼通天”才行。並且,隻有如此,才能及時獲取最大的信息量,捕捉到多、快、好、準的商業信息和交易機會,並進而將其轉化為企業的利潤和財富。
不斷獲取信息才能取得勝利
信息是企業的營養,要進行新產品開發,就必須用信息掌握所負責開發的商品的現狀。當你沒有負責開發這種商品時,可能聽到過各種各樣有關情況。但一旦要開發這種新產品,你就必須用數字掌握有關信息,例如,過去三年各商業網點普及率,本公司的市場占有率,不同渠道的商店中覆蓋範圍,銷售一個商品一年所需的廣告費、促銷費用等,這些數據稱為市場指標。這些指標在開發新產品時需要進行調查。
要了解你的產品在整個市場中所處的位置,並想知道有無潛力可挖,你就必須以這種商品為中心徹底進行一次調查。這種調查應該緊緊圍繞以下問題:是否有進一步擴大需求的有效消費者層?是否有進一步擴大需求的有效使用層?非購買力層為什麼不購買此商品?給予什麼條件能夠引導其購買?應進一步加強廣告或促銷活動嗎?能夠準確地達到目的嗎?現有商品的功能和趣味是否相對陳舊或已經過了時呢?如果以這些為目的設計一個調查問卷,你就可以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要進行商業網點的重新開發,就必須掌握產品的流通渠道,在維持流通渠道的同時,還需要掌握能夠成為根本性改革線索的數據。過去隻要留心從量上擴大渠道即可,而現在則必須關注市場上產品的交替,甚至質的變化。要考慮以下幾方麵:商業網點是否適合於它的地理位置;商業網點是否有適合於地理位置的產品銷售計劃;顧客清單是否整理好而且有所更新。在係列廠家色彩濃厚的行業,對以上問題著手解決當然是必要的,在其他情況下,也有必要顯示改進情況,例如,考慮一下以酒店銷售流通渠道為基礎的廠家。平日顧客幾乎是不去酒店的,由商店送貨到門是主要銷售途徑。顧客通過電話訂貨,暢銷的自然是普及率高的商品,這樣對市場占有率大的廠家有利,而普及率低的新商品則賣不出去。而新型的超市,顧客是親自挑選商品,這樣就需要通過漂亮的窗口,明快的店鋪陳設,從而引起顧客的興趣。
信息隨時可能鋪天蓋地地襲來,既不能錯過這些信息,又不能全盤地接受,惟一的辦法是從這些信息裏抽取有用的部分。這就需要首先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正如布魯諾·蘭姆鮑奇尼說:“信息,已成為企業生產功能和決策方麵的主要的,但又非物質的因素,隻有適當地利用,才能使企業有效地適應這種信息流,並取得積極的社會經濟效果。”
領導者要懂得搜集信息
在製定決策時,充分的市場調查是必要的條件。市場調查情況掌握得越準確越有利於製定出好的決策。這種決策把企業內部和外部市場環境結合起來進行。市場調查是收集信息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製定市場營銷策略。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市場信息機構以對目標市場的消費者深入進行調查,特別要研究其需求特點,掌握需求數量,預測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等,為企業製定營銷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其次,要根據調查資料製定生產和流通計劃,相應組織生產和流通,充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在獲取信息和汲取知識方麵,應該有這樣一個信念即“信息就是機會”。這就是說,隻要自己認為有必要,就應該當場把知識和信息抓到手。感到需要時,就是學習的好機會。企業在開發產品和提供服務之前應確定顧客需求的範圍,保證能夠滿足這些需要。但是應該了解,要滿足這些需求是不容易的,因為顧客的需求是經常變化的。為此,企業應經常考慮其產品和服務是否能夠滿足顧客的需求。在零售市場暢銷的商品,今後繼續銷售之商品中有關情報,如不能確實掌握,便無法與他人競爭。把隨季節變動之因素並入考慮之後,其動向是遲滯還是快速?其他公司產品之動向如何?原來暢銷商品何以趨於疲軟?能否立即打開局麵?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市場調查來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