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ia050406220:同意您對備考表作用的說明。不過我有一個疑問,傳統的做法是一卷一盒,備考表同其所反映的實體(即檔案)是一體的,那麼針對檔案立卷情況、完整程度和保存狀況等描述就能夠起到“備考”的作用。而現在的情況卻不同,采用一件為單位保存,那麼備考表就成為“盒內備考”,但是每一件是分散存在的(指不再裝訂組卷),那麼備考表與檔案實體實質上是分散的,以前我們可以根據案卷的狀況及時根據備考表發現案卷存在的問題(比如拆卷、移出、替換等),那麼現在我們通過什麼途徑發現盒內文件存在的問題?原整理規則下,我們能夠第一時間通過肉眼發現檔案的異常情況,就能夠通過備考表來驗證檔案是否存在異常情況。而如今的情況是,我們很難第一時間發現盒內文件的異常狀況,備考表的作用是不是被削弱了?
Lonqzhengyi:絕大多數情況我們都是在利用過程中發現了檔案有異常的,那麼這個時候就可以通過備考表得到合理的解釋。
一井水:盒內備考表的作用是用來填寫盒內文件缺損、修改、補充、移出、銷毀等情況的,所以說其作用的發揮和訂卷不訂卷關係不大。因為以件為單位來保存和利用盒內文件的次序就很難保證,遺失或者其他情況的發生不會像以前那麼容易發現,所以,更應該重視檔案借閱、歸還時檢查與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填入備考表。也正說明,盒內備考表比卷內備考表更有用。
zzia050406220:那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盒內備考表的作用是用來“跟蹤”盒內文件缺損、修改、補充、移出、銷毀等情況的,並不是用來“保證”盒內文件缺損、修改、補充、移出、銷毀等情況的?
夏至的孔雀:備考表怎麼能“保證”得了盒內文件的狀況呢?隻有管理者的責任心、每一個步驟都規範操作才“保證”得了盒內文件。而備考表起到了助手的作用。
白樺:備考表能起到明確整理工作責任、強化監督的作用,對每盒歸檔文件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那麼,備考表究竟應該包括哪些項目?這些項目應該如何填寫呢?據我了解,無論是以往的卷內備考表,還是現在的盒內備考表,項目及其填寫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我認為,盒(卷)內備考表應該包括以下必要項目:其一是機關名稱和組織機構名稱:機關名稱填寫立檔單位名稱,組織機構名稱填寫按組織機構分類的組織機構名稱,不是按組織機構分類的組織機構名稱可不填寫;其二是目錄號和盒(卷)號:目錄號填寫案卷目錄號或本盒文件所在目錄號,盒(卷)號就是盒號或案卷號;其三是本盒(卷)內的文件頁數:填寫本盒或本卷內的文件頁數;其四是本盒(卷)內的缺點或其他情況:填寫本盒或本卷內文件的缺損、修改、補充、移出、銷毀等情況;其五是整理(立卷)人及整理(立卷)日期:整理(立卷)人填寫歸檔文件整理人或立卷入,整理(立卷)日期填寫歸檔文件整理或立卷日期,日期要年月日填寫齊全;其六是檢查人及檢查日期:檢查人填寫負責該項工作的領導或業務人員,檢查日期要年月日填寫齊全。應當指出的是:有的備考表將立卷日期與檢查日期合而為一,我認為是不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