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歸檔文件分類問題(3 / 3)

蘭台新兵:以我縣財政局為例,該局有20個左右的內設機構,一年歸檔的文件材料在200O件左右。如果我們采用“年度一組織機構一保管期限”分類法,該局歸檔文件材料件號編製就會存在60個“1”,至少也要準備60個盒子進行存裝。但實際上每個科室的歸檔文件材料多少是不一致的,有的一年就那麼幾份,照此分類方法整理,有的盒內放置太少,大大增加了保管成本,浪費空間資源。如果采用“年度一保管期限”分類法,件號編製隻會存在3個“1”,最多用60個盒子就能存放一年所形成的檔案。采用這種分類方法排列時,將同一保管期限、同一機構的文件相對集中。在整理結束編製整理說明時,就可說明永久的某號至某號分別是哪個科室。

王旭:歸檔文件分類問題,這是按件管理檔案不容回避的問題。按照檔案整理的簡化初衷,國家檔案局提倡按件歸檔,在前麵大家也提到了好幾種慣常做法,比如按“年度一問題一保管期限”分類法、按“年度一組織機構一保管期限”分類法,等等。兩種做法各有優缺點:第一種分類法,容易打破部門所編的流水號,好整理,卻不好利用;第二種分類法,好利用,整理要費時些。我的想法是,檔案工作的目的在於利用,還是按問題分類好,或同時采用這兩種方法,先按部門將文件形成一個流水號組建一個檔案表,這樣曆年各部門移交了哪些檔案一目了然,然後按問題分類,進入真正的整理檔案程序。按件管理檔案,得有個前提,就是先要有檔案管理係統,沒有這個前提,不要提按件管理這件事,大家在討論以卷整理還是以件整理時就提出過按件整理的缺點,即離開計算機就有可能是大海撈針。檔案部門內部,先上檔案管理係統,再設置兩套管理體係,最後還是按問題分類管理檔案,能在提供利用時發揮很大優勢!不管按件管理有多麼多的劣勢,做好備份並不會出現多麼嚴重的後果,我支持按件整理檔案,按問題進行分類。

滄海一粟:關於在整理檔案中如何歸類問題,我認為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刀切。對於國家部委、省直等比較大的單位,其內部組織機構每年形成文件一般相對較多,在整理檔案中不妨采用“年度一組織機構~保管期限”分類法,先將歸檔文件按組織機構分類,然後再按保管期限分類。其實,這些比較大的單位內部組織機構形成的文件大多由本身收管,就是移交給檔案室,歸類前一般也不會與其他機構文件混雜,按組織機構分類應該說比較省事,隻需將各內部組織機構形成的文件按保管期限分類即可。對於市直、縣直等相對比較小的單位,其內部組織機構每年形成文件一般相對較少,在整理檔案中采用“年度一組織機構一保管期限”法似乎不太妥當也沒有必要,不妨采用“年度一保管期限(一問題)”分類法,將歸檔文件先按保管期限分類,再分別按問題排列各保管期限檔案,一般分黨務、行政、業務三大問題即可。其實一些比較小的單位,一年總共形成不了多少檔案,其內部組織機構每年形成的文件就更少了,整理檔案中采用“年度一組織機構一保管期限”分類法實在有“殺雞用牛刀”的味道,采用年度一保管期限(一問題)”分類法實屬無奈。

(摘自《檔案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