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檔案館業務外包問題(2 / 3)

白樺:檔案館業務外包即將檔案館內部業務的一部分承包給外部專門機構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發揮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增強企業對環境迅速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固然有其優點,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麵:其一,可能會挫傷檔案館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使其養成眼高手低、坐享其成的工作態度和消極心理;其二,檔案館業務外包的收費問題。查閱一些相關資料很難找到想要的答案,沒有任何相關標準可做參考,那豈不是檔案中介服務機構一口價了嗎?很難做到讓我們“明明白白地消費”,因此製定一套嚴密的檔案館業務外包製度十分必要。

zzia050406220:檔案業務外包是把雙刃劍,一方麵降低了企業的成本(對於機關、政府單位是否降低成本尚不好界定);另一方麵,剝奪了檔案工作人員的學習鍛煉機會,不利於檔案工作人員的成長。我們不可能將所有業務進行外包,比如業務指導、檔案編研。業務指導多指實踐的指導,並不是理論的指導,如果我們將基礎性工作都外包了,那麼從哪裏獲得實踐的經驗?編研要熟悉館藏,檔案部門的基礎性工作實際上扮演著幫助熟悉館藏的角色,缺乏這一有效途徑,對館藏的熟悉程度不夠,編研的質量如何保證?僅僅是因為人力不足,而將檔案業務外包是難以說通的。我認為檔案業務外包是不應該的,至少對於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來說是有點牽強的。

滄海一粟:關於檔案館業務外包問題,我認為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否定或肯定,應當視具體情況有的放矢地去分析、去應對。比如檔案館藏數字化這項新業務,許多檔案館缺乏相應的技術人員與技術設備,而檔案館達標升級又有館藏數字化方麵的要求,為了升級,檔案館不得不花費相當數量的資金將館藏數字化業務外包,這對許多檔案館尤其是基層檔案館而言,可能是無奈之舉。但這並不是說,在館藏檔案數字化的過程中,檔案館人員可以當甩手掌櫃,而應當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做一些必要的監督檢查工作,以確保館藏數字化的質量。至於檔案整理、上架以及提供利用等基礎工作業務,我認為不宜外包。尤其是檔案編研業務,更不能外包,實在自己單獨幹不了,不妨和相關單位合作。這些業務畢竟是檔案館最基本的業務,是看家的東西。如果連看家的業務都外包,那檔案館還是檔案館嗎?

清音:我這個假期在承擔檔案業務外包的公司工作了將近兩個月,對這個問題有切身的體會。首先,我想說檔案業務外包公司的優劣問題,並不是像很多人看到的那樣:檔案業務外包公司的實力很強、人員素質也非常高。我所在公司在我沒去之時僅有幾個人是檔案專業的學生,其餘的都是專科學生,而且還不是檔案專業的。公司能夠開展這個項目主要是有幾位具有豐富經驗已退休的檔案管理人員,對這些實習的學生短期培訓後直接上崗。倒不是這就一定意味著檔案整理的質量會出現問題,而是說進行檔案業務外包單位的檢查和監督非常重要,因為我的很多同事都會鑽空子沒有認真對待其整理的檔案;其次,關於業務外包的重點是什麼的問題。我所在的公司承擔了很多的項目,大多數內容是進行檔案數字化、形成數據庫以及檔案的著錄。其實,如果本單位的檔案整理工作做得很好,將檔案數字化的業務外包,我認為是很節省管理成本的,很多的硬軟件設備的購置以及人員的配備就不必考慮很多。但是檔案的著錄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這一步質量沒有控製好,勢必會影響今後的利用;最後,現在檔案業務外包已成為一種趨勢,據我所知,僅在北京就有20多家這樣的公司做這樣的項目。所以對檔案事業領域這一現狀進行分析研究是有必要的。

蘭台新兵:檔案館業務外包問題,對於一些縣、區級檔案館而言,是想包而沒有人來包。更多的時候,縣、區級檔案館人員反而在外攬一些檔案整理之類的活兒。以我縣檔案館為例,財政一年隻預算了工資和少得可憐的工作經費,稍不精打細算,年終盤子就整不圓。缺錢少糧導致檔案館業務外包這一問題想都別想。

浪花兒:檔案業務外包,我認為優點有三:一是讓檔案部門可以有更多時問、有更多人員搞編研,搞業務建設,讓檔案業務水平上一個台階;二是提高了人們的檔案意識,讓更多的人接觸檔案、理解檔案;三是解決了一部分人生汁問題。缺點主要有二:一是很難找到合適的整理人才;二是檔案局業務經費不足,整理價格高,檔案部門拿不出,整理價格低,又無人整理。解決辦法是:可以在檔案部門裏成立一個臨時整理公司,通過業務培洲、考試合格招收部分臨時工,專門負責整理該檔案部門以及外單位的檔案,工資協商斛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