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結合濮陽市檔案館編寫《濮陽市大事記》、《濮陽市檔案事業發展基礎數字彙集》、《幹部管理工作檔案文摘》、《濮陽古代50名人譜》的實踐,談了對編寫大事記、基礎數字彙集、檔案文摘和名人譜的認識,最後談了對市縣檔案館編研工作應體現的八大特色的認識。
關鍵詞:檔案編研工作;實踐與認識;濮陽市檔案館;八大特色
1 編寫大事記的實踐與認識(以編寫《濮陽市大事記》為例)
1.1 編寫大事記的實踐
大事記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記載自己重要工作活動或自己轄區所發生的重大事件的一種應用文體;是以時為經、以事為緯、簡明地記載和反映一定範圍內各種重要史實的資料和工具書。一般而言,大事記的基本結構主要包括題名、前言或說明、目錄、正文、附注或附錄五個組成部分。下麵我就以濮陽市檔案館1999年編寫的《濮陽市大事記》(以下簡稱《大事記》)為例簡單介紹一下這五部分。
1.1.1 題名。主要包括大事記的總標題、記述事件的時間範圍及編者。《大事記》的總標題就是“濮陽市大事記”,記述事件的時間範圍就是“1983,10-1996,12”,編者是“濮陽市檔案館”。
1.1.2 前言或說明。主要包括編寫的指導思想、編撰體例、編寫原則、收集範圍及材料來源。《大事記》編寫的指導思想、編撰體例、編寫原則、收集範圍及材料來源如下:①指導思想:
“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觀點,實事求是地記述了濮陽市14年(1983~1996)來的發展變化,達到重視曆史和有益後世之目的”;②編撰體例:
“采用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相結合的體例編撰而成”;③編寫原則:
“堅持實書直敘的原則,編者觀點寓於事實記敘之中,隻寫實事,不加評論”;④收集範圍:
“隻收集撰寫能夠反映全市發展變化的大事、要事,不記瑣事”;⑤材料來源:
“主要是中共濮陽市委全宗檔案和濮陽市人民政府全宗檔案,撰寫中還參考了《濮陽日報》、《濮陽年鑒》等各種有關資料”。
1.1.3 目錄。一般篇幅較小,內容簡單的大事記可不設目錄。《大事記》的目錄僅有一頁,隻標出正文中“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六年”各年大事記正文首頁頁碼。
1.1.4 正文。主要包括大事時間和大事條目兩部分。《大事記》的正文的第一條內容:
“(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四日,濮陽市召開成立大會。”其中“(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四日”就是大事時間,“濮陽市召開成立大會”就是大事條目。
1.1.5 附注或附錄。顧名思義,主要起補充或說明未盡事宜的作用。《大事記》的正文之後就有九個附錄。
1.2 編寫大事記的認識
關於編寫《大事記》,我感觸最深的主要有三個方麵:一是“編撰體例”;二是“材料來源”;三是“選事標準”。
1.2.1 編撰體例。《大事記》采用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相結合的體例,以編年體為主,即主要以年代為線索編排能夠反映濮陽市14年(1983~1996)來發展變化的大事、要事,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實事,隻知月份不知具體日期的事件放到月末,隻知年代不知具體日期的事件放到年末。
編年體固然有便於考查曆史事件發生具體時間、了解曆史事件之間聯係、避免敘事重複之優點,但也有不能集中敘述每一曆史事件全過程之缺點。因此,我們輔之以紀事本末體,以彌補編年體之不足。紀事本末體,就是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例如,我們在編排“《濮陽日報》創刊、發行”這一事件時,就采用了紀事本末體的體例:“(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六日,市委決定創辦《濮陽日報》。七月十九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為《濮陽日報》題寫刊頭。十月一日,《濮陽日報》創刊。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在省內公開發行。”
1.2.2 材料來源。《大事記》的“材料來源”主要有四:一是館藏市委和市政府兩個全宗檔案;二是市委辦和市政府辦兩個檔案室檔案;三是《濮陽日報》;四是《濮陽年鑒》。在材料選擇上,我們堅持“以檔為主”,三分之二材料源自館(室)藏檔案。但是,由於個別反映全市發展變化的大事、要事卻在檔案中沒有顯現,我們隻好另辟蹊徑,參考《濮陽日報》、《濮陽年鑒》等各種有關資料,盡量不遺漏大事、要事。
1.2.3 選事標準。關於“選事標準”,也就是我們選擇“反映全市發展變化的大事、要事”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幾條:一是反映全市性活動的事件;二是濮陽市首次發生的事件;三是反映副市級以上市領導以及市直部門主要領導(正職)職務變動的事件;四是反映市級領導小組與市直機構變動的事件;五是反映國家領導人及省部級領導來濮活動的事件;六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召開的重要會議;七是反映濮陽市重要區劃調整活動的事件;八是反映濮陽市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或榮譽的事件;九是反映濮陽市重要外事活動的事件;十是其他反映全市發展變化的大事、要事,等等。
2 編寫基礎數字彙集的實踐與認識(以編寫《濮陽市檔案事業發展基礎數字彙集》為例)
2.1 編寫基礎數字彙集的實踐
基礎數字彙集是以數字的形式,反映某地區、某專業係統、某單位或某一方麵工作曆年基本情況的一種檔案參考資料。基礎數字彙集主要有圖標式、表格式、文字記述式三種形式,一般采用表格形式,兼附文字、圖形。基礎數字彙集有綜合性、專題性兩種體例。綜合性基礎數字彙集,是係統地綜合某地區、某專業係統、某單位全麵情況的基礎數字彙集。專題性基礎數字彙集,是係統記載或反映某一方麵或某個專題基本情況的基礎數字彙集。濮陽市檔案館1998年編寫的《濮陽市檔案事業發展基礎數字彙集》(以下簡稱《彙集》)就屬於表格式專題性基礎數字彙集。
一般而言,表格式專題性基礎數字彙集的基本結構主要包括題名、前言或說明、目錄、表格四個組成部分。下麵我就以《彙集》為例簡單介紹一下這四部分。
2.1.1 題名。主要包括基礎數字彙集的總標題、記述事件的時間範圍及編者。《彙集》的總標題就是“濮陽市檔案事業發展基礎數字彙集”,記述事件的時間範圍就是“1983~1997”,編者是“濮陽市檔案館”。
2.1.2 前言或說明。主要對基礎數字彙集的時代背景、數字來源、編寫過程、時間斷限、彙集內容以及其他情況進行簡要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