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五 引入競爭,激發潛力(2 / 2)

老漁民順利歸航了。讓他不敢相信的是,到達岸口時,原本以為那些沙丁魚已經死去了,然而它們竟然都還蹦蹦跳跳的。經過反複研究,他終於發現了沙丁魚存活的秘密。

原來鯰魚進入沙丁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自然四處遊動,到處挑起摩擦。而大量沙丁魚發現多了一個“異己分子”,自然也會緊張起來,加速遊動,整槽魚上下浮動,使水麵不斷波動,帶來充足的氧氣,如此這般,使沙丁魚活蹦亂跳地運進漁港了。

這便是有名的鯰魚效應。

沙丁魚們在沒有“異己分子”在它們周圍的時候,它們根本不願意遊動,以至於在沒有到達海港之前就全部死去;當“異己分子”出現在它們周圍時,它們產生了危機感,做出適應生存的反應,這樣才保證它們在抵港的時候還都能活蹦亂跳。

鯰魚效應同樣適用於社會團體。一個公司就像一個魚槽,鯰魚效應在其中同樣起作用。如果人員長期固定不變,而且實力不相上下,就會缺乏新鮮感和活力,成員容易養成惰性,缺乏競爭力。隻有增加壓力,創造競爭氣氛,企業才會有緊迫感,才能激發每個人的進取心,企業才能渙發活力。

經驗豐富的管理者在麵對一個毫無活力地團隊時,他們便會引入一批充滿活力,積極行動的新人,或者在企業內部培養出“鯰魚”,以刺激團體中原來較為穩定和沉悶的狀態。由於“鯰魚”個個如狼似虎,不畏強者,敢於爭勝,會促使那些老資曆的人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鞏固自己的地位,不得不解放思想、積極行動,以適應激烈的競爭,從而使團體煥發出新的活力與創造力。

一個團隊中的“鯰魚”往往有多種不同的形式。有的是在組織中構建競爭型團隊,通過公司內部的評選機製製造“鯰魚”隊伍。為了鼓勵部門之間的團隊競爭,公司應確定優秀部門、優秀員工、優秀管理人員等一係列評選標準,並認真實施。通過設置內部群體之間的有序競爭去激發團隊的動力,使得公司的每一位員工始終處於精神飽滿的工作狀態。還有的單位則尋找公司的潛在“明星”並加以培訓,發現和提升“鯰魚型人才”,以“刺激”其他員工的戰鬥力,形成你追我趕的進取風貌。

而作為團隊中的一員,要想在這場競爭與合作的大魚槽裏保持住你自己的活力,你大可以爭做“鯰魚”,讓自己成為團隊中的“明星”。一般說來團隊明星都具有下列這些特征:

——有強烈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欲望。簡單說來,你得熱愛你自己的工作,並願意為之付出;

——具有雄心壯誌,不滿現狀。甘於現狀就是惰性養成的開始,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積極進取永遠都是“先進者”特有的素質;

——能帶動別人完成任務。通常,隻要賦予其挑戰性的任務和更大的責任,他就能完成更好的業績,並表現出超過其現在所負擔的工作能力;

——敢於作出決定,並勇於承擔責任;

——善於解決問題,比別人進步更快。

如果你還不足以成為一條“鯰魚”,那就做沙丁魚中最有活力的沙丁魚吧;如果你還不足以成為“明星”的話,那就準備著等待成為“明星”吧。但是你切不可以排斥外來的“鯰魚”。

“鯰魚”可能在某些方麵有其特殊才能,團隊應該給“鯰魚”創造條件,讓他們有足夠的空間積極主動地發揮才能,更意氣風發地投入工作,充分施展他們的所學。作為團隊中的一員,你應該謙虛好學,懷有緊迫感和危機感,不斷提升自己,更不可信奉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的信條,結集其他同事煞其銳氣而壓製“鯰魚”。

另外,團隊中的“鯰魚”和“明星”也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你應該適當容忍,不可求全責備,不要因為他們有小小的缺點就將他們光彩照人的另一麵也全盤否定。必要的時候,還要給予“鯰魚”適當的關心,他們會因感激而更加熱愛這個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