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金控製流程
公司資金控製製度大致包括以下內容:
為提高本公司經營績效,統籌靈活運用資金,以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用,除應按年編製年度資金預算外,應逐月編列資金預計表,以便達成資金運用的最高效益,特製定本辦法。
(1)資金範圍
本辦法所稱資金係指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2)作業期間
①資料提供部門,除應於年度經營計劃書編訂時,提送年度資金預算外,應於每月24日前逐月預計次三個月及次月份資金預計收入與支付金額,資料送會計部門以利彙編。
②會計部門應於每月25日前編妥次三個月“資金來源運用預計表”按月配合修訂,並於次月15日前編妥上月份實際與預計比較編製“資金來源運用比較表”各一式三份呈總經理核閱後,一份自存,一份送資金預算控製,作為預算控製的依據。
③會計應在各部門資金預計表上列入資金編號,並於每月25日前,將次月資金預計支出項目逐日逐筆彙總於“支出明細彙總表”一份會計自存,一份送出納部門,供出納人員每日資金調度的參考。
(3)內銷收入
①營業部依據銷售目標及各種銷售條件與收款期限,預計可收取金額填列於“收支預計表”;
②已收票據的兌現金額,由會計科按實填列。
(4)退稅收入
①退稅部門依據申請退稅進度預計可退現數編列;
②預計核退營業稅雖非實際退現,但能抵繳現金支出,應視同退現。
(5)其他收入
凡租金收入、下腳收入、利息收入等由會計科預計。
(6)資本支出
①土地:經辦部門依據購地支付計劃提供的支付預算數編列;
②房屋:依據在建工程進度,預計所需支付資金編列;
③設備分期付款、分期繳納關稅:會計依據分期付款償付日期予以編列;
④機器設備、預付工程定金:依據工程合同及進度,預定支付預算及外購L/C開立計劃,預計支付資金編列。
(7)原物料支出
①原料:
采購依據產銷計劃預計各種原料耗用量,參酌最近庫存量與在途量分別設訂采購數量,並按最近單價預計付款日期列入原物料資金預計表;
如需外購時,應注明預計L/C開發日期,以為購料借款的依據。
②物料:
大宗及常備物料比照前項原料的預計方式辦理;
小額與零星材料則依據以往實際發生數預計。
(8)薪酬支出
總務部依據產銷計劃等資料及現有人數與薪酬最近發生數,斟酌預計支付數編列全公司預算。
(9)經常費用
①外協費用:外協經辦部門應參照外協廠商約定付款條件等資料,斟酌預計支付數編列。
②製造費用:會計部依據生產計劃與參酌上月份實際發生數剔除異常部分予以預計。
③銷售費用:
營業部門變動費用部分依據銷售計劃分別預計;
固定費用部分由會計部依據產銷計劃與參酌上月份實際發生數剔除異常部分予以預計。
④管理費用:會計部參酌以往實際發生數及管理部門工作計劃的支出分別預計。
⑤財務費用:出納應依據各銀行貸款利率及資金調度情況,核算利息支付編列。
(10)其他支出
凡不屬於上列各項的支出皆屬之,包括償還長期借款等。
(11)異常說明
會計應按月編製資金來源運用比較表,以了解資金實際運用情況,其因實際數與預計數比較每項差異在10%以上者,應由資料提供部門填列“資金差異報告表”列明差異原因,於每月10日前送會計部門彙編。
(12)資金調度
①本公司經營資金調度由財務人員負責籌劃;
②出納人員每日下班前應結算當日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結存及次日到期的應收應付票據金額以了解次日資金餘缺情況。
(13)調度作業
①財務部每日下班前應編製“資金動態及調度處理表”;
②為使資金有效靈活運用,財務部應於每周五擬定資金調度計劃,編製“資金調度計劃表”。
(14)實施與修改
本辦法呈總經理核準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2目標成本管理流程
目標成本管理不是單純的成本估計與成本控製體係,而是對成本與利潤的綜合戰略規劃過程。目標成本管理始於產品生產開始之前,在產品開發循環的早期便對成本進行規劃,而不像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那樣在成本實際發生之後再進行控製。目標成本管理的實施分為兩個階段:確立階段與達成階段。目標成本由市場驅動,因此確立目標成本需要綜合考慮顧客需求、競爭者情況以及行業通行的報酬率等;而目標成本的實現則要求對成本目標進行分析,並將其分解到產品的零部件及相應的團隊或人員。目標成本管理的實施要求組織對其內外部關係進行整合:在組織內部,需要建立跨職能團隊負責產品開發循環,並對最終成本負責;在外部,不僅要關注顧客意見,還應與價值鏈各成員如供應商、經銷商、回收商等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共同實現成本目標。目標成本管理的實施還需要信息與工具的支持,而獲取信息與相關工具需要投資。最後,目標成本管理應在整個組織中部署並最終製度化,這一過程必須得到技術、行為、文化與政治四個方麵的通力配合。
企業狀況:
某企業原來是按實際成本核算企業產品成本,但由於企業內部物流,信息流傳遞不暢,使得該企業生產消耗的原材料不能及時傳遞給財務部,核算企業產品成本,產品成本每月波動較大,原材料購進後,原始單據又不能及時遞交給財務部門,以至於該企業的庫存材料和財務賬核對不一致,財務們也不能正確核算企業產品成本,導致企業不知自己有多少原材料,該什麼時候需購買,以至於需用的材料緊缺,采購成本增加,企業老總也不能根據市場需求確定自己產品的價格,貽誤市場戰機,企業經營不好,當然,也不可能進行成本考核。
診斷分析:
①公司物流信息流傳地不暢。
②成本核算方法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
③沒有一套係統的預算製度。
③生產車間未能按當月實際實際耗費即時上報財務部門。
解決方案:
我們根據現場調研,確定企業虧損的內因後,對企業進行組織流程再造,明確信息傳遞流程,建立標準成本核算方法,以生產結果為核算對象,按標準成本實施控製,並在事後進行差異分析,簡化企業。成本核算,為價格決策提供了成本標準,同時,企業對差異成本進行會計分析與技術分析,據此進行成本控製和成本考核,並對標準成本進行修訂。
效果:
實施後,企業財務人員感覺此方法簡單,並且比原來輕鬆,老總也能及時知道自己產品成本,可以更好的適應市場行情的變化。
3投資項目檔案管理流程
為加強本公司係統各投資項目的檔案管理,特製定本管理辦法。
(1)“投資項目”是指
①因本公司參與投資或合作而產生的盈利性建築工程;
②因本公司參與投資或合作而設立的生產經營性企業。
(2)建築工程的各種文件資料
由房地產開發公司負責建檔和保管,生產經營性公司的文件資料由公司總部執委會投資發展室負責建檔和保管。以下各條規定均指第二類投資項目文件資料的管理。
(3)全部檔案按類、目劃分歸納
根據公司檔案現狀,設以下四類檔案,並將各項目本身作為目。
①全資投資項目類;
②合資合作投資項目類;
③內地投資項目類;
④境外投資項目類。
(4)全資投資項目檔案包括的必要文件
①新上項目預報表和可行性分析報告;
②給政府的請求報告和政府批文;
③公司章 程和董事會決議;
④總公司的法人營業執照和工商局批複;
⑤資信證明或資金來源證明;
⑥產權變更有關文件、材料;
⑦項目實際投資金額證明材料;
⑧曆年經營業績。
(5)合資合作投資項目檔案包括的文件
①新上項目預報表和合資公司可行性分析報告;
②外商投資公司名稱使用證和各方股東的政府批文;
③給政府的申請報告和政府批文;
④合資公司合同書;
⑤合資公司章 程和董事會決議;
⑥合資各方公司法人營業執照和各方法定代表人證明書;
⑦合資各方資信證明或資金來源證明;
⑧各方(中方)主管單位意見;
⑨合資各方委派的董事名單;
⑩進口設備、辦公用品清單;
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文和工商行政管理局營業執照;
產權、股權變更有關文件、材料;
項目實際投資金額證明材料;
曆年經營業績。
(6)內地投資項目包括的必要文件
①給政府經濟協作辦公室的申請報告;
②公司去內地興辦工商企業的章 程;
③合資、合作的經營合同或合資意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