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管理要以人為本(2 / 2)

2人與文化的和諧

美國強生集團董事長兼執行總裁拉森·拉爾夫先生訪問中國時說:“公司最寶貴的財富是它的員工,隻要強生公司存在一天,就應該為員工提供培訓與教育的條件。我們必須始終牢記的是,要盡可能為公司和員工提供最優秀的培訓。”

作為美國強生集團子公司的西安楊森集團正是秉承著這個理念不斷成長發展起來的,並且,他們所做的還不僅如此,更多時候,他們將員工的培訓中融入了更多文化的理念,將人與文化充分融合起來:

西安楊森的人力資源管理是從培訓開始的,它將人力資源管理與文化有機結合,實現人與文化的和諧的努力也是從培訓開始的。

首先,西安楊森將企業文化融入培訓課程之中。在培訓過程中,西安楊森一方麵對員工進行業務和知識培訓,另一方麵則將這些培訓與公司的企業文化融合在一起,或是在課程中穿插企業文化教育,讓企業文化植根於每個參加培訓的員工心目之中。西安楊森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想法是:培訓不僅要提高員工個人能力,而且要增強員工對公司和企業文化的認同,這樣才能為公司所用。

另外,西安楊森還將它的培訓服務於整個醫藥行業。西安楊森的企業文化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自己的社會責任,西安楊森總裁羅健瑞說過:“承擔社會責任,與社會共享我們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已成為西安楊森公司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

西安楊森不僅對自己員工的培訓搞得有聲有色,還把本企業的培訓和經驗拓展到了企業之外,開展了諸多有益於整個醫藥事業的培訓:

第一,作為“輸出器”。西安楊森經常將自己在生產、銷售、服務等方麵的心得與同行交流或者傳輸給醫藥商業企業。從1993年起,為使中國製藥業盡快達到國際製藥業共同適用的“藥品生產管理規範”(即GMP標準),西安楊森協助國家醫藥管理局開展了“GMP寶塔培訓計劃”。到目前為止,已舉行包括全國各省市醫藥管理局、國營大中型骨幹企業、醫療體製改革管理部門、醫藥商業和醫院管理人員在內的不同類型的培訓班和研討班20多次,參加人員上千人。

第二,甘當“二傳手”。俗話說,人無完人,企業自然也是如此。為了履行其致力於中國醫藥健康事業的夙願,也為了彌補企業自身的不足,西安楊森經常在培訓中充當“二傳手”:把國際上相關領域的權威請到國內傳經送寶,或者資助國內醫務工作者參加國際學術活動。僅在一年之間他們就曾邀請過19位國際著名醫學教授到全國20多個城市開展巡回演講,也讚助了國內上百位專家和醫生參加在歐洲舉行的第二屆國際甲真菌病會議、國際胃腸動力研討會等學術活動。

第三,充當“組織者”和“研討者”。西安楊森在組織外部培訓時還常采取組織或研討的方式。如他們自1993年以來已經連續組織了多次工商夥伴海外研討會。而後,西安楊森還在國內組織了百次著名醫學專家的學術巡回演講,聽眾逾萬人。

通過組織各種活動,西安楊森不僅宣傳了最新的醫學動態和產品動態,交流了醫藥市場和醫藥企業管理的經驗,還使公司“忠實於科學,獻身於健康”的企業宗旨和企業文化傳播到了四麵八方。